473 幾許風雨與死灰復燃
經過八個月的山地單車訓練,總共累積行程3726公里,這過程不能算很艱苦但也不能說是輕鬆,進度比我預期中理想。本來是計劃給自己一年時間,並操練至累積行程5000公里才會打算轉戰公路車,但仔細參詳過後,發覺自己對於公路車的熱情越來越烈,機緣巧合之下又有朋友想買山地車但又不想多花金錢,那不如順著命運而行事吧。
回想一下這八個月的旅程,分別到過一些香港車友們常到的訓練地點,有著名的大埔新娘潭路鹿頸,西九龍的大埔道,大埔公路琵琶山段、沙田嶺段、大圍段、沙田段、馬料水段、大埔滘段、元州仔段,沙田的道風山路、水泉坳街、下城門道近富山火葬場等等這些比較短距離的陡坡路段,當然還有西九龍難得一見的一段約十多公里直路的青山公路荃灣至屯門段,以及北大嶼山的翔東路。
要說到最長的一次旅程,就是一天騎了145公里,騎行時間7小時57分,似乎還是可以應付得來。距離環台8天900公里的短期目標應該不遠矣,其實,攻上台灣公路最高點單車聖地,最高海拔3275公尺的武嶺【1】,才是我暫時的終極目標。也許很多人以為爬坡是困難的,但我可以肯定的跟你說,要安全下滑二千多公里的陡坡,其實不比上坡容易。即便是說在香港這些小兒科的陡坡路段,我騎山地車的最高時速也能達至59Km/Hour,而且我也只是為安全理由停止踩踏順著滑行而已。這裡有一個片段,大家看畢後會有甚麼感覺? 去片Tour de France Stage 8 Descent Cormet de roselend
已經有兩個禮拜沒有車騎,因為自己合心意的公路車是要預訂的(花錢還要等幾星期的,生意好成這個樣子,你能說單車這不是一個產業?),應該是這幾天就要到貨了,其實心情沒以前買新玩具那種興奮,畢竟單車又不是自己的新玩意。我反而是擔憂自己轉了公路車的爬坡表現,表面上是從27磅的車重減至約17磅,車輪從26吋變成28吋,輪胎也減了幾個mm,理論上平路的均速可以提昇3-5公里,但齒輪比例方面相對也減了許多(這影響爬陡坡),在一正一負之後,不知結局會是如何。
向好的方面看,在這段空窗期內,總算多了點時間溫習一下借來有關單車訓練的書本,希望可以將理論化為自己的實力。友人好奇的問我又不是要當職業車手,幹嘛要費這麼多功夫,是要趕潮流單車瘋嗎?現在我沒能說清原因,也許是性格使然,也許就是有一團存在心中多年的火還未熄滅,又或許,是死灰復燃吧!
所有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一種推動力,英語裡叫Passion. 最後想為大家介紹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前輩,一些鮮為人知的經歷。
幾句羅文的歌詞,可能就是前輩沈金康老師的心聲:
一生之中誰沒痛苦 得失少不免
看透世態每種風雨
披身打我面
身處高峰 嚐盡雨絲 輕風的加冕
偶爾碰上了急風 步伐未凌亂
心底之中知分寸 得失差一線
披荊斬棘的挑戰 光輝不眷戀
悠然想起當天無盡冷眼加咀臉
正似風雨 每每改變
現實盡體驗
無求一生光輝 唯望鬥志不會斷
見慣風雨 見慣改變
盡視作自然
【1】武嶺路線海拔:
埔里地理中心碑(里程0Km/海拔450M)→人止關(16Km/790M)→霧社(22Km/1170M)→清境(29Km/1600M)
→翠峰(39Km/2330M)→鳶峰(45Km/2730M)→昆陽(52Km/3100M)→武嶺(55Km/3275M)
(實際騎乘爬昇高度2825公尺,全程來回110公里)
圖片:攝於香港。大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