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 卡夫卡閉上眼睛
先前提過的 翻譯譯本 問題,其實並不止於不同語言,同樣是中文的繁體與簡體版,也可以存在很大的差異。
就像我手頭上這本《住在巴特Roland Barthes、宋妲Susan Sontag、班雅名Walter Benjamin的照片裡》(繁體版)和《住在巴特Roland Barthes、桑塔格Susan Sontag、本雅名Walter Benjamin的照片裡》(簡體版),單在書本人物名稱的譯名已有所不同,因為作者是來自 臺灣的章光和先生 , 所以大致上也應用繁體為依歸。
怎料把書本打開,兩種譯本的排版方法完全是兩回事,大抵上所有文字也只作了繁簡轉換,但繁體譯本是將文字穿插排於圖片中,文字與圖片基本上也沒有一個固定的位置與方向,就像一本潮流雜誌一樣花巧。
而簡體譯本就將文字和圖片採用獨立分排,感覺上簡體譯本會比較容易閱讀,因為,你可以想像,如果將七萬字都穿插地印在在圖片上,閱讀的時候會有點像在玩尋寶遊戲。或許,這正是章光和先生的原意,但可惜我比較喜愛的是簡體譯本。
說到內容,「這是一本在諸多收集旅遊回憶的方法中,談論有關攝影的書。」(引自書序)其中包括了作者在歐洲、日本及紐約等地的彩色旅行照片。作者亦引述許多有關以上三位名家提到的攝影、藝術與照片的定位,與及更深層次的探討和反思。有許多篇章提到的論點,可能是一個有攝影愛好多年的人從來也沒想過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個遇到攝影創作瓶頸的攝影人,我會建議你購買這本書,說不定會對攝影觀念有新的詮釋。
書內的〈卡夫卡閉上眼睛〉這個篇章,為我留下深刻印象:
1921年春天,布拉格有了可以複製六到十張連續照片的先進攝影機,當雅努克向卡夫卡介紹這個事件時說,這個機器可以說是一種「認識——自己」的機器,卡夫卡微笑回應他:「你的意思是說:『誤解——自己?』」之後卡夫卡強調:「照片使我們的眼睛只注意表面的東西而已;基於這個理由,照片使得原本隱晦的生命更加模糊,生物透過物件的輪廓,閃爍著一絲無力的微光,有如一場光影變化的嬉戲,即使以最敏銳的透鏡也無法補捉住它。人必須憑他的感覺摸索生命。你以為只要在那便利的機器一按,便可以察覺到『永恆的實在』……(為免各位睡著,只好從略。)」
圖片:攝於香港
5 comments:
原來有繁體版本, 我果本都係簡體黎 ~~
你可到這裡搜尋繁體版本:
http://libcat.hkpl.gov.hk/webpac_cjk/wgbroker.exe?new+-access+top.main-page
哈,想不到這裡還有令我更意外的事情--我也有一本《住在巴特、宋妲、班雅名的照片裡》和一本《住在巴特、桑塔格、本雅名的照片裡》!但我那本繁體版比你的版本早,封面完全不同,你這本我在書店也見過,曾經試圖辨別新舊繁體版在排版上有沒有不同(因為封面不同了)但記性不太好沒有得出結論,又覺得再買一本回家只為了作比較 多少有點傻(其實先前買兩本也沒有不傻多少^^)。
當初我發現簡繁版本有這麼大的差異也吃了一驚呢,也想過為它們寫一篇文字,很高興(在動筆前)看到了你這篇。既然有人做得挺好,我就免了,哈哈
TO: Sleep 小姐
妳著實太過獎了,亦抱歉引起妳的誤會,我那本繁體版是在公共圖書館借回來的。:P
因為我在市面上找不到,大概在香港已絕版了。
噢,我原來表錯情,哈哈! 你拍的繁體版本我是去年九月在台灣誠品看到的。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