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2期(2008-03-08)《明報周刋》,別冊裡面有一個紀念法國攝影大師 HCB 布列松(1908-2004)出生一百週年的簡短專題報導,熟悉或有興趣研究攝影歷史的朋友,相信對布列松這個名字絕不陌生,他就是那位長年使用 德國徠卡照相機及50mm鏡頭 的經典攝影大師,詳細資料在此不贅。
專題報導的開首,是一篇由臺灣攝影師阮義忠撰寫的文章,我欣賞他的這篇文章,明顯地他已經擺脫了攝影器材的束縛(他就是《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的作者,此書內也輯錄了一篇比較詳盡關於大師布列松的文章。)。第二篇是香港商業攝影師高志強的專訪,他提出真正的「唯一一次」及何謂真正的「超現實」,數碼年代的衝擊,實在值得我們更深入的思考。至於最後一篇,也是來自香港的業餘攝影愛好者陳德廉的專訪,看過他拍的人像照片,就能知道他對光線有敏銳的觸覺,難怪西班牙導演 艾慕杜華 的御用燈光師也稱讚他「用光」用得比自己好。
捕捉「決定性的瞬間」是布列松的攝影哲學;徠卡照相機及鏡頭就是「優質成像照片」的代名詞,相信許多攝影愛好者也會認同如此說法。前者需要不斷的努力學習怎樣利用自己的眼睛變成相機鏡頭,用自己的腦袋做底片,構成一幅最少自己認為是完美的照片。後者來得比較簡單,只要有錢——就能擁有,相比起前者來說,並沒有甚麼難度可言。
早已說過,我真正投入數碼攝影至今只不過是四年多的光景,直到現在也有使用底片攝影機的習慣。曾經有人問我,新式的數碼攝影和舊式的底片攝影,那種比較好?答案是兩者皆好。我一直認為,兩者的功能都是將時間的瞬間定格,本質上是相同的,其餘的差異,也只是操作形式上有別而己。而令人失望的是,我時常在售賣攝影器材的店子裡、各大的網絡攝影討論區裡,看到一些攝影愛好者,就新舊制式的攝影機爭吵不休,他們彷彿在爭論「蘋果好?還是橙好?」那會有結論嗎?不能否認,相比於一些累積幾十年經驗的攝影老前輩,我還是一個「攝影嬰孩」。但幾十年的經驗,就能代表絕對正確嗎?我不這樣認為,我只知道科技一日千里,不接受或適應新技術的人,必終被淘汰。
我,身為攝影愛好者的一份子,見證著攝影器材及形式的改朝換代,如果我們不能及時認清,各種攝影機歸根究底也只是一種記錄工具的話,儘管你手執價值連城的德國徠卡照相機及50mm鏡頭,又或是名貴的頂級數碼單反相機和優質大光圈鏡頭,也永遠成不了第二個布列松。
攝影,是運用腦袋的。
相關閱讀:
Books & Exhibition :
Tete a Tete: Portraits by Henri Cartier-Bresson, By H,C.Bresson - Thames & Hudson 2000.
Henri Cartier-Bresson - Photofile, by Michael Brenson - Thames & Hudson 2006
圖片:攝於香港。第2052期(2008-03-08)《明報周刋》別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