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可按下圖片放大!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單車環島日誌練習曲》對白 ( 11月13日)星期六以探路形式,由沙田火車站沿單車徑出發至大埔海濱公園來回三次合共70公里,騎行時間3小時52分,均速18.1公里,平均踩踏轉速 72 RPM,心跳率區(HR Zone)設定為 70-80%,沿途補給以及休息時間約30分鐘。 (11月20日)星期六清晨改從大圍火車站出發,沿單車徑直抵大埔汀角路接新娘潭路然後鹿頸路,到達鹿頸路盡頭與沙頭角公路禾坑段路交界原路折返大圍火車站,來回全程合共75公里,騎行時間3小時48分,均速19.7公里,平均踩踏轉速 76 RPM,沿途補給以及休息時間約為1小時。 對於一部入門級登山車(硬架硬叉26x1.4輪胎)和一個 Baby 級單車騎士來說,我不清楚以上的數據實屬何種級別,因為無從比較亦無意比較,在此詳列謹是為自己做個記錄。其中對我來說難度最高的一段,當然是來回新娘潭路然後鹿頸路那20公里內的陡坡,下坡時的極速衝刺,感到無比快意,但回來時不用看到那個爬坡,想來已經手心冒汗。可幸的是,身體雖然是感到疲倦的,但仍然沒有快要「抽筋」跡象。(新娘潭路與汀角路連接的一段約400米陡坡是為交通事故黑點,已經禁止騎單車上下行,只可推車,而且不時有執法人員檢控,車友切勿以身試法。) 這兩課長途試煉,目的就是為自己兩個多月來的 LSD 訓練 做自我測試,利用這些數據作為後續訓練的强度調整,也同時想確認自己是否有足夠耐力應付單日騎行100公里以及均速25公里的目標。 圖片:攝於香港。新娘潭
可按下圖片放大!
哪怕許多人誤解了《單車》歌詞的真正意思, 從控訴變成歌頌, 這個旋律也百聽不厭。 正如宴會中壽包上面被別開生面的放了一塊芝士作為 fusion 菜, 眾人慣常的指定動作就是要找廚子來批判, 我習慣了默不作聲把芝士拿開丟在桌邊, 繼續吃我的壽包, 反正禮金已交了, 不吃白不吃, 吃飽總比吃虧好。 常在這裡搞一些別開生面的 fusion 文章, 暗地裡背後我寫的時候其實有點像在玩 LEGO 積木東拼西湊, 但這裡的讀者必定和我的性格非常相近, 我知道你們也能像我一樣, 默不作聲把芝士拿開丟在桌邊, 繼續吃這個壽包。 我估計我拍的照片一定是壽包, 而文字是芝士, 禮金是你們來這裡花掉的時間, 我一直是這樣想的。 我好像又在胡言亂語……哈哈哈 圖片:攝於日本。北海道
可按下圖片放大!
「如果你經常感到時間不夠用而達不到目標 有兩大可能性 除了是你辦事或學習能力差之外 要不然就是你設定的目標和實際情況有偏差 因為地球上每個人都過著一樣的二十四個小時……」 他如是說 我點點頭接不上話 這裡整整停了一個月,為的是重拾少年單車夢,經過一個多月來惡補關於近年的單車資訊,走訪港九新界朝拜各大單車店,發現我心目中的單車運動,已經不再單純是一項強身健體活動,而是像電視時事節目內所形容的,單車運動己經成為一個產業,一個產業的意思就是商家可以用來賺大錢的行業。動不動一架所謂比賽級的公路車所指的售價就是三五七萬港元,在大部份對單車不熟悉的人說來,第一個反應就是:有無搞L錯?其中包括我。我相信現今的單車行業的風氣,已經非常接近攝影活動,那是身份的象徵。我並不是抗拒新科技的人, 只不過當你詳細研究之後,你自會發現當中有很多混水摸魚之輩。 在坊間要找比較近期關於單車的中文理論書藉,可謂寥寥無幾,上圖的一本是我唯一覺得比較詳盡的。現今的運動已成為一種專門學科,許多基本理論是不可不知,例如怎樣有效的進行系統性訓練,因為運動不得其法反而會令身體受傷害。你對自己運動時的心跳率有概念嗎?運動前後有warm-up及cool-down嗎?你於運動途中懂得怎樣適當地補充體力?這些相信對大部份人來說都會覺得無關痛癢,可是要是說到,怎樣能有效消脂?這可就不是開玩笑,說到這裡,這本可能要賣斷市。在我一個多月的操練以及累積單車行程剛好滿600公里之後,已經和肚腩 say goodbye! 另外我還買了兩本關於公路車與越野車的維修參考書,我亦會容後介紹。至於為甚麼踏單車要懂得基本維修?很簡單,因為生命攸關。 最後,希望所有踏單車的朋友,無論何時,只要在路上,謹記時刻配戴頭盔 ,時速二三十公里的一個意外撞擊,就足以致命。 圖片:攝於香港。 《一生的自行車計畫 = Bike for life : how to ride to 100》 羅伊‧沃雷克 (Wallack, Roy M.) ,比爾‧科多夫斯基(Katovsky, Bill.)著/黃致潔譯/大家出版社2009 (公共圖書館 索書號 447.3 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