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3, 2009

380 Camouflage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沒購買本地時尚雜誌的習慣,因為我對流行消費文化沒多大興趣,對上一次購買香港《號外》雜誌,是幾個月前的事,為的是雜誌內裡刊有一篇黃碧雲的文稿,我把這幾頁篇章剪存下來後,就這麼翻閱了半句鐘已經完結,雜誌給我的感覺,完全就是 —— 不折不扣的一本 商品型錄 ,它在我心中的地位,確是今非昔比。


2009年3月份的《明日風尚》雜誌,內裡有篇一萬多字的文稿,是關於許舜英和馬家輝討論「時尚媒體和生活」的對談記錄,像這種長篇幅的文稿,大概已經再沒可能出現在香港主流的時尚雜誌內。於時尚雜誌內輯錄這種題材的文稿,著實是有點弔詭。這話該怎麼說?事緣就在上一期的2月份《明日風尚》,附了一本印刷精美的《一日,一生 —— 張天愛看 譚元元 》特集。老實的說,我是先被特集內的照片所吸引而購買的,因為印象中謝浩然拍的那輯照片,我是在香港文化中心見過的,當時就已經很喜歡,另外,描述關於兩個同時與芭蕾舞有淵源的人的文字,看來一定會很精彩,殊不知剛翻閱完這本由陸智昌設計的特集後,再看看底頁,「恰巧」就是譚元元為代言人的某名錶廣告,那刻的心情總是有點怪怪的,不知該怎樣形容。


「我觀察到現在的時尚雜誌發生了幾個變化,第一,主流時尚雜誌不只是資訊來源,更重要的是時尚雜誌變成一間廣告公司。過往時尚雜誌的廣告預算可能是來自於廣告商,但現在很多主流雜誌都不是這樣運作。不論是 Vogue 還是《周末畫報》,從封面到封面上的訊息,都可以作為廣告版面販賣。雜誌內容的廣告化程度更是跨張,例如香港很受歡迎的潮流雜誌 Milk,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可以說是全部都是商品廣告。你不是在看雜誌,你是在消費商品,現代時尚媒體的特色就是他們都是商業頻道,大部份讀者看這些內容的時候,會把它們當成是他要吸收的資訊,但其實這些內容的目的就是要你去花錢消費。只要稍微有一點敏感度,你就會發現那些都是廣告,不管它最後用甚麼方法去偽裝。」

—— 許舜英 <時尚媒體和生活> 刊於2009年3月《明日風尚》



當商品廣告已從四方八面偽裝成別的面孔來襲,我們又該如何預防被
洗腦




圖片:攝於香港。旺角

2 comments:

小丁 siuding said...

好喜歡你這篇文篇
因為我就是被"毒"的人,而好多時我是心甘情願的,消費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大概我就是不能夠 不消費過活...T_T...

野孩子 said...

TO: 小丁

我不是聖人,偶爾我也會沈迷消費,
不過,買之前盡可能冷靜下來分清"想要和需要",
應該可以除去部分心魔。

見妳最近燒菲林都很"狂",
也是時候調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