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5, 2011

481 死亡,別狂傲

可按下圖片放大!





看罷這段 短片 ,情緒本來有點亢奮,但人的腦袋真的很奇怪,一眨眼閃出一個人的名字——孫大偉。



「我如果掛了,進棺材就是這樣,你就給我掛這一個,掛這牌子,叫做『完成比賽』。」
——孫大偉(1951-12-06 - 2010-11-7)



生死告別書 —— 孫大偉的遺囑腳本
作者:王梅  出處:天下雜誌 2008/05


國家籃球教練錢一飛過世以後,資深廣告創意人孫大偉為他策劃告別式,最後將告別式主題定為:一飛沖天。對外發出的訃文,是一幅藍天白雲的照片,一顆緩緩往天空飛升的籃球,下面拉了一根細細的絲線。象徵一旦往生了,從此解脫,如同衝上藍天,自由翱翔。告別式現場,特別搬來250顆籃球,排成波浪,精心製作的多媒體影音DVD,配上大陸內蒙古歌手布仁巴雅爾演唱的《天邊》,把錢一飛教練多彩的人生詮釋得淋漓盡致。


懷念才是最好的弔祭,辦完了錢教練的喪禮,孫大偉想到自己未來的告別式,「我應該不會要告別式,因為我不喜歡麻煩別人,一般告別式的氣氛都是亂糟糟,現場兵荒馬亂的,我最好是靜悄悄地走。」


他停頓了一下,又接口說,「告別式是留給活人看的,對一個人懷念在心裡,就是最好的弔祭。」大偉媽媽生前就很反對漫天哭喊、敲鑼打鼓的告別式,告誡他們兄弟姊妹千萬不要「活著不孝,死了亂叫」。大偉一向討厭繁文縟節。念大學時,有個小學妹血癌過世,大偉去弔唁,看到小學妹身上穿了壽衣,臉上被人塗了濃妝,心裡很難受。


事後,他和幾個死黨說起這件事,不禁火冒三丈,「是誰規定人死了就一定要穿壽衣,難看死了,小學妹即使過世了,也應該保持原來的樣子,漂漂亮亮地入土為安。」他愈講愈生氣,「你們幾個給我聽好,等到我走的時候,上身要打赤膊,下身要穿全棉的BVD短褲,我要讓自己舒服一點;還有,腳底下要穿登山鞋,因為到了陰曹地府可能要上刀山。」


大偉講完這番話,幾個同學笑得東倒西歪,聽起來雖是玩笑話,卻是十足典型「孫大偉風格」。有生之年搏命演出 死亡對孫大偉並不陌生。他的父母、大姊、四哥、姥姥(外婆)、奶奶都已相繼過世,除了大姊的骨灰安置在善導寺,其餘全都放在佛光山,不管自己死後往哪裡去,都有親人相伴。但他最想要的是「樹葬」,很多年前,他就告訴兒子小牛,「以後把我的骨灰灑在拉拉山的神木下當肥料。」


大偉曾寫過兩次遺囑。第一次是SARS疫情氾濫,人人聞「煞」色變,為了控制疫情,從染病到死亡不過短短兩、三天,衛生單位立刻就把屍體給燒了,從此天人永隔,一切過程都很匆忙。大偉感悟生命的脆弱,隨時都會收攤再見,明天會發生什麼,誰都不敢說。有天晚上,決定提筆寫遺囑。下筆時,原本以為會拉裡拉雜扯個3天3夜,後來發現只花了30分鐘,該交代的、該感謝的,差不多該寫的都寫了,不過區區兩頁紙。


大偉蓋上指紋,對著遺囑發愣,原來,搞了半天,人生就是那麼簡單,沒有那麼複雜,至於珍藏的那把刀要給誰,鋼筆、照相機該如何處理,統統不在遺囑裡面。後來,大偉索性就把那些身外之物都給打包了。寫完遺囑,交代完後事,大偉感覺格外輕鬆愉快,彷彿人生隨時都可以「關機」,剩下來的每一時、每一刻,等於都是賺到的,把每一天都當成是「最後一天」,奮力一擊,搏命演出,才夠痛快。(好棒的想法) 不想歹戲拖棚。第二次寫遺囑是2003年9月底,大偉因突發性的心肌梗塞被送進加護病房。出院後,他把遺囑又重新改了一次,交代「千萬不要插管」,因為痛恨歹戲拖棚,一定要走得痛快。


大偉的心臟不好是家族遺傳,但他仍「冒死」參加鐵人三項比賽,在練習單車項目時,他總是騎得飛快,別人問他:「你幹嘛這麼拚命?」他半開玩笑回說:「你們看不到,但我看得到,死神就在後面追我啊!」沒想到,2003年第二次參加鐵人賽,心臟病真的半途發作,緊急送醫,才從死神手裡把命搶回來。手術後,大偉神智清楚地躺在床上,想起曾經讀過的一篇醫學報告,有25%心肌梗塞患者在尚未送進醫院之前就掛了,進了醫院還能活著走出來的機率大約在50%。大偉愈想愈興奮,「如果真的就這麼掛了,我多年來想樹葬的心願終於可以完成了。


大偉出院後,趁著結婚二十週年和老婆小玉到清境農場旅遊,沿途往最高的武嶺走,滿山遍野都是深紅色的森氏杜鵑,順著雲霧一路蔓延,面對幻化如詩的山景,大偉看得心花怒放,特別交代小玉,「等我掛了,妳記得找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把我的骨灰丟在那些杜鵑下面,告訴小牛,我不要去拉拉山了,做個花下鬼,感覺也很爽。」一位企業界的朋友聽大偉說要在清境農場花葬,不甘示弱表示,「我要葬在合歡山頂,位置比你更高,」大偉回敬他,「你實在太有競爭心,人都死了,還在那裡比來比去。」


向閻羅王告假 重情義、愛朋友的孫大偉雖然不怕死,但自從有朋有跟他抱怨,「萬一你真的走了,很多人會覺得很無趣。」有天晚上,老婆小玉口氣認真地跟他說,「如果你先走了,我活著也沒什麼意思!」他一聽,這下可慌了,驚覺這件事非同小可。大偉把事情又好好想了一遍,以前一直想當然耳,認為自己會先走,但假若真的就這樣拍拍屁股走了,對周圍的親友太不夠道義。假使是老婆先走了,赫然發現自己也無法承受,因為彼此太依賴了,是最直接的「關係利害人」。


大偉原本報名參加中秋節游泳橫渡日月潭,事前做了身體檢查,醫生發現他的運動心電圖異常,建議他不可再玩命,最後終於打退堂鼓。反而是兒子小牛臨時起意,下水游完了全程,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代父出征」。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孫大偉不諱言,年歲愈長,變得愈婆婆媽媽,牽腸掛肚,以前可以視死如歸,現在卻惜命如金,「為了那些我在意的人,我可要好好活著,如果閻羅王再來找我,以前是衝上去跟他打架,現在卻是要跟他告假,」這名廣告頑童做了如是的告白。




「與其咒詛黑暗,不如燃燒自己。」——蘇恩佩




圖片:攝於香港。白泥

Friday, December 02, 2011

480 在疲乏之中。慢慢沉沒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城有個已不知多少年沒對手的免費電視台TVB,
就連自己第「 44 周年」的台慶提也不敢提,
硬要用「邁向 45 周年」來做 slogan,
我以為這已經是非常低 B 的做法。


怎知道那天在另一邊廂,
幾首超過三十年前的電視劇主題曲,
竟然會在 2011 年一個關於瑜伽的綜藝節目內全體合唱。
不知制作班底是否在拿出證據暗示明示或抗議:
我們這個電視台曾幾何時也是風光過的!
在疲乏之中,慢慢沉沒的ATV。









命運在冷笑 暗示前無路
浮雲遊身邊 發出警告
我高視闊步…… 【1】


Dirty Dozen Race 2011-Canton Ave from Matt Dayak on Vimeo.






圖片:攝於越南。胡志明市
【1】——關正傑《天蠶變》(1979年麗的電視劇《天蠶變》主題曲)

Tuesday, November 22, 2011

479 那些年

可按下圖片放大!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更無法不承認,青春,有一日是要這麼自然的消失過去。
──三毛《雨季不再來》自序




那些年,我在尖沙嘴的日子,輸了妳,贏了世界又如何?



青春,是徘徊流連在燦爛與糜爛歲月裡打轉的盲頭蒼蠅,
因為幼稚所以迷失而不自知,
這並非是件壞事,
太多的小孩是「活在掌聲中的」於是他們忘了「淚水本身的意義」。



那些年,如果桂綸鎂陳妍希站在我面前要我抉擇,
即使沒有雙雙的脫光衣服,
毫無疑問我也會選擇後者。
因為,我只希望,
重溫一直散失的話語 —— 那些不能言說的性幻想 —— 請不斷的說,給我,請給我吧!



如果要比較《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與《星空》那一套好,
我會毫無疑問的選後者,
爛片無法因為漂亮的女主角而化腐朽為神奇成為好片,
爛片亦不能因為票房好因而脫離"本質",
爛片終究不能擺脫自身是爛片的宿命。



那些年,你無法想到自己會花一年時間為一場比賽作準備,
能在 25 分鐘之內完成 15 公里路程,
均速將近 37 km/hour、平均心跳幾近95%,能有何撼?



這些年,總要把一個名詞玩到爛透,才叫合潮流。



讓我們一起來趕潮流,關於那些年的文字,你準備好了沒?











圖片:攝於香港

Saturday, October 01, 2011

478 一雙襪子

可按下圖片放大!





近藤史惠《犧牲》這本著作的題材是少有的關於公路車比賽。在公路車比賽當中,一個團隊的架構裡面有「主將」和「副將」之分,即使終點在望,「副將」的終極任務,仍然是全力協助「主將」奪冠。在這本書內,描述到關於「主將」與「副將」之間的競爭與扶持;團體與個人價值的衝突,你會看到人性的掙扎。當個安份守己的「副將」,絕對不容易。



十月一日,是我們的「主將」生日。今天的香港,在國際舞台上,永遠都會是「副將」。



襪子,從來沒有人會願意把它套在頭上,因為襪子,終究也只不過是雙襪子,香港,也只不過就是一雙襪子的其中之一只。




  • 「主將」與「副將」 (耐不住性子的人可由 5:27 開始觀看)




    圖片:攝於香港。
    《犧牲》——近藤史惠。皇冠出版社

  • Wednesday, August 24, 2011

    477 追憶逝水年華

    可按下圖片放大!






    你說一個人的美麗是認真 兩個人能在一起是緣份

    早知道是這樣 像夢一場 我才不會把愛都放在同一個地方
    我能原諒 你的荒唐 荒唐的是我沒有辦法遺忘……

    ——《夢一場》那英






    圖片:攝於香港。在等待公車的時候

    Monday, August 22, 2011

    476 老漢推車

    可按下圖片放大!






    許多人認為在單車團騎中,要跟上集團是相當吃力或是一種壓力,但可以告訴你,我是從來沒當過這是甚麼一回事,理由相當清晰,因為以一個騎了三個月公路車資歷的菜鳥車手而言,就是從來沒妄想過可以跟得上,所以連一丁點兒壓力都沒有,吃力倒是有的,能夠完成整個在我而言是非常高強度的行程、能夠刷新個人均速的紀錄,已經別無所求。


    清晨六時三十分抵達出發點元朗朗屏車站,陸陸續續見到一身古銅膚色的團騎車隊成員到達就已心知不妙,聽到團騎路線是由朗屏經古洞、粉嶺、鹿頸、大埔、林錦公路、八鄉再回程朗屏,行程約共 65 公里,心想還是可以接受,不過當知道了一般情況下車隊中途都不設休息點,我的心跳率即時已升高了10 跳。沒辦法,唯有硬著頭皮準備出發。


    從出發點起步的幾分鐘以內初轉入青山公路元朗段,低頭看一看碼表的騎行時速已經是 32 KM/HR,為甚麼領先集團總是在遙遙的幾百米前方怎樣都追不上,此刻才明白要當一個公路車手原來是殊不容易,會不會太晚?


    第一個集合點大約是半小時後在個不知名道路的交通燈前,從領團者得知我們幾件「蛋散」落後有 3 分多鐘,以初學者水準來說,還是可以接受,我會覺得,這個「還」字,才是重點,所以特別多謝領團者給的「面子」。正當汗流浹背的我還來不及看碼表資料的時候,又要再出發了!


    第二個集合點就是行經鹿頸,抵達大尾督四百米的奪命陡坡前,氣喘如牛的我終於有機會稍事休息,剛回神過來看一下碼表資料:平均氣溫 28 度 C,平均腳踏圈速 80 RPM,平均心跳率 86%,爬升高度 165 Meter,分段里程 36.4 KM,騎行時間 1 小時 28 分,最高時速 56.3 公里,平均時速竟然是 24.8 公里。稍事休息幾分鐘後,就要往下一個補給點大埔油站出發。


    抵達補給點大埔油站,我們幾件「旦散」曾經商量過要不要中途退出,以免自己體力不支拖累整個團練進度,可是在聽到領團者的一句說話後,我們就義無反顧的決定繼續行程,那句話就是:「既然過了大半旅程,換著是我的話,就算最後推著單車上陡坡,我都會完成它。」語言的力量,許多時比任何一種外力更强。我終於明白,單車運動,不但可以強身健體,磨鍊意志才是最終得著。


    差不多到達嘉道理農場的最高 15 % (約1:7)陡坡點,雙腿開始有想「抽筋」的跡象,為免拖累團練進度,還是乖乖地下車,推著單車上完到頂端最後約 50 米的路程,這是唯一的美中不足處。過了這個陡坡點,就是順水行舟的行程,也沒甚麽值得記錄。碼表資料:平均氣溫 32 度 C,平均腳踏圈速 73 RPM,平均心跳率 86%,爬升高度 180 Meter,分段里程 28 KM,騎行時間 1 小時 21 分,最高時速 52.4 公里,平均時速 20.8 公里。


    在這裡要多謝領團者給的面子中途加入休息點,以及一直耐心的押在最後位置以免我們迷路脫隊的各車隊成員。


    挑戰我是仍然會接受的,不過以後我會認真多加準備,少點到南生圍弄弄貓兒吃吃豆腐花,以免再次老漢推車。






    圖片:攝於元朗。南生圍


    Saturday, August 06, 2011

    475 志華在廟街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打從心底一直非常尊敬一些投入社區而付出過努力的人,

    我亦相信宗教作為一種信仰,

    目的無非到最後就是殊途同歸導人向善,

    我更相信我們著實該守著不同宗教間最基本的互相尊重,

    要是換了我,

    也不敢膽大包天跑到任何教會門前搭起棚架,

    做台七月孟蘭盛會的神功戲為耶穌的使者弟兄姊妹們驅鬼逐邪。



    其實說真的在廟街一帶長大的我是沒多大資格寫這篇文的,

    因為根據網路搜尋到的一集 N 年前的
    「星期日檔案」

    原來耶穌的使者,

    老早就在廟街為街坊驅趕邪靈並輔以西式神功治病,

    而我經過榕樹頭這個公園也不下千次亦都沒發現弟兄姊妹們的存在,

    那就正正說明了,

    我和耶穌根本沒半點緣份,

    或許,

    或許是緣於我少年時候的乳名叫作
    志華。




    後記:
    我可以如實告訴大家,從小時候我就是個宗教上的邊緣人,亦一直試圖說服自己是個無神論者,可又因為許多機緣巧合,碰到過許多科學不能清楚給我答案的事,所以,現在的我,只可以說成將數學上的「或然率」作為最合理的解釋。


    如果你問我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是否無神論者?我想我暫時還沒找到答案。




    關於信仰,有兩個短片值得有耐性的人繼續看看:


  • 短片1 : Get Them While They're Young

  • 短片2 :黃子華 - 拾下拾下之神佛




    圖片:攝於香港。廟街榕樹頭公園
  • Monday, June 06, 2011

    474 心傷痛從來未徹底流露

    可按下圖片放大!





    二十二年。



    每次想起祖國,我總是會想起這段歌詞:

    為何重頭又是這樣過 又這樣錯
    深宵裡我哭泣靜待清早
    當天我與你真的深愛過
    今天我愛你又如何




    華叔到了天國,
    今年也沒想過再到維園,
    悼念只不過是種形式上的事兒,
    我確信,
    有些事情,
    無論你怎樣抹也是忘不掉的。


    我開始重新思考,
    團結就是力量,
    到底應該怎樣闡釋,
    是否爭取僭建合法化抑或把奶粉用螞蟻搬家的方式運到國內去,
    都可以被理解為「團結就是力量」?




    而在那半夜裡 恬靜裡
    即使看見預告
    前面有著那各自各的路





    內心中思憶起 不可以逃避






    相關閱讀:
  • 447 愛的代價


  • 424 夢醒時分







    圖片:攝於香港。維園


  • Thursday, April 21, 2011

    473 幾許風雨與死灰復燃

    可按下圖片放大!





    經過八個月的山地單車訓練,總共累積行程3726公里,這過程不能算很艱苦但也不能說是輕鬆,進度比我預期中理想。本來是計劃給自己一年時間,並操練至累積行程5000公里才會打算轉戰公路車,但仔細參詳過後,發覺自己對於公路車的熱情越來越烈,機緣巧合之下又有朋友想買山地車但又不想多花金錢,那不如順著命運而行事吧。


    回想一下這八個月的旅程,分別到過一些香港車友們常到的訓練地點,有著名的大埔新娘潭路鹿頸,西九龍的大埔道,大埔公路琵琶山段、沙田嶺段、大圍段、沙田段、馬料水段、大埔滘段、元州仔段,沙田的道風山路、水泉坳街、下城門道近富山火葬場等等這些比較短距離的陡坡路段,當然還有西九龍難得一見的一段約十多公里直路的青山公路荃灣至屯門段,以及北大嶼山的翔東路。


    要說到最長的一次旅程,就是一天騎了145公里,騎行時間7小時57分,似乎還是可以應付得來。距離環台8天900公里的短期目標應該不遠矣,其實,攻上台灣公路最高點單車聖地,最高海拔3275公尺的武嶺【1】,才是我暫時的終極目標。也許很多人以為爬坡是困難的,但我可以肯定的跟你說,要安全下滑二千多公里的陡坡,其實不比上坡容易。即便是說在香港這些小兒科的陡坡路段,我騎山地車的最高時速也能達至59Km/Hour,而且我也只是為安全理由停止踩踏順著滑行而已。這裡有一個片段,大家看畢後會有甚麼感覺?
    去片Tour de France Stage 8 Descent Cormet de roselend


    已經有兩個禮拜沒有車騎,因為自己合心意的公路車是要預訂的(花錢還要等幾星期的,生意好成這個樣子,你能說單車這不是一個產業?),應該是這幾天就要到貨了,其實心情沒以前買新玩具那種興奮,畢竟單車又不是自己的新玩意。我反而是擔憂自己轉了公路車的爬坡表現,表面上是從27磅的車重減至約17磅,車輪從26吋變成28吋,輪胎也減了幾個mm,理論上平路的均速可以提昇3-5公里,但齒輪比例方面相對也減了許多(這影響爬陡坡),在一正一負之後,不知結局會是如何。


    向好的方面看,在這段空窗期內,總算多了點時間溫習一下借來有關單車訓練的書本,希望可以將理論化為自己的實力。友人好奇的問我又不是要當職業車手,幹嘛要費這麼多功夫,是要趕潮流單車瘋嗎?現在我沒能說清原因,也許是性格使然,也許就是有一團存在心中多年的火還未熄滅,又或許,是死灰復燃吧!


    所有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一種推動力,英語裡叫Passion. 最後想為大家介紹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前輩,一些鮮為人知的經歷。


    幾句羅文的歌詞,可能就是前輩沈金康老師的心聲:

    一生之中誰沒痛苦 得失少不免
    看透世態每種風雨
    披身打我面

    身處高峰 嚐盡雨絲 輕風的加冕
    偶爾碰上了急風 步伐未凌亂
    心底之中知分寸 得失差一線
    披荊斬棘的挑戰 光輝不眷戀

    悠然想起當天無盡冷眼加咀臉
    正似風雨 每每改變
    現實盡體驗

    無求一生光輝 唯望鬥志不會斷
    見慣風雨 見慣改變
    盡視作自然




  • YouTube - CCTV 我的奧林匹克之沈金康




    【1】武嶺路線海拔:
    埔里地理中心碑(里程0Km/海拔450M)→人止關(16Km/790M)→霧社(22Km/1170M)→清境(29Km/1600M)
    →翠峰(39Km/2330M)→鳶峰(45Km/2730M)→昆陽(52Km/3100M)→武嶺(55Km/3275M)
    (實際騎乘爬昇高度2825公尺,全程來回110公里)




    圖片:攝於香港。大埔

  • Saturday, April 02, 2011

    472 媚行者

    可按下圖片放大!





    如果追尋的結果就是死亡宗教瘋狂遺忘長久的哀傷永遠不睡放逐 ——但請相信我我很想活下去並且安穩寧靜溫柔 ——一手創造自己的命運又用生命去對抗這自己一手創造的命運 ——自然也是,意志的悲劇。












    聽說和命運搏鬥的人,叫做媚行者。
    —— 《媚行者》黃碧雲





    圖片:攝於香港。油麻地

    Sunday, March 20, 2011

    471 始終兜回來

    可按下圖片放大!





    對於這次我們偉大的祖國人民與香港人集體感染「急性盲搶『鹽』」,結果鹽被搶光了,最後發展成去麥當勞買奶茶都得索取幾包鹽,這不能不說是人急智生。我心底裡非常佩服這些人的危機應變策略。其實,我們反應迅速的政府,應該徵集這些才高八斗的人,組成一支隊伍並即時派遣包機送他們往危在旦夕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展開救援工作,或許能化腐朽為神奇。


    「急性盲搶『鹽』」成為坊間以至世界角落茶餘飯後的笑話,我其實並沒太多感覺。看慣了祖國千奇百怪的東西,人也許就變得麻木。


    我們的首富李嘉誠說過「知識改變命運」,是絕對正確的,你懂得愈多,一旦從商,就可以成為更高層次的奸商,即便是為兒子找個「代母」生幾個孫兒抱抱這麼簡單的事情,相比起另一個同樣是地產商的李兆基,效果與後果,高下立見。


    總的來說,我認為愚蠢以及無知並不是罪,他們都是受害者,利用別人的愚蠢和無知發財的人,才是罪大惡極。


    你可能會說,只要多讀書,人就會長知識,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一段話:

    讀書就是這樣好,無論心不在焉,板著長臉,只要考試及格,就是一個及格的人。你試著拉長臉到社會去試一試。這是一個賣笑的社會。除非能夠找到高貴的職業,而高貴的職業需要高貴的學歷支持,高貴的學歷需要金錢,始終兜回來。
    ——《喜寶》亦舒





    圖片:攝於香港。往羅湖車廂中

    Monday, March 14, 2011

    470 元氣

    可按下圖片放大!





    眼看著天災無情的降臨身上,除了樂觀面對走出陰霾之外,大概別無他法。

    心情沉重之時看看她的攝影集,任誰都會發出會心微笑,相信也能為心靈注入一點點正能量。








    在大賣場當臨時工的攝影師梅 佳代?




  • 更多梅 佳代 (HEP HALL).





    圖片:攝於香港。將軍澳
  • Monday, February 14, 2011

    469 我開始輕視信仰

    可按下圖片放大!





    「找美味的餐廳,登在雜誌上向大家推薦。請到這裡,請吃這個。但為什麼非要這麼做不可呢?大家各自吃自己愛吃的東西不是很好嗎?對嗎?為什麼非要連餐廳都要一一告訴人家不可呢?為什麼連菜單的選法都要人家教呢?...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事噢。找到一些什麼,然後把它一一仔細的貶低下去。找到雪白的東西就把它弄成滿是污垢。人們把這個叫做資訊。...我對這個覺得徹底的厭煩。而自己就在做著。」

    ───村上春樹《舞舞舞》






    自從近數年互聯網普及之後,發現我們缺少了一種冒險精神。簡單的就如,到那裡吃飯都要用手機到甚麼「開飯網」搜尋。我們似乎習慣了去觀看一些「三九唔識七」的人,對某些「三九唔識七」的食物館評價。踏進店內本來自己喜歡吃廣東雲吞的,卻被侍應生幾句說話半推半就改了吃上海鍋貼,而卻不明白通常一般侍應生極力推薦的菜色,就是廚房裡仍有相當數量賣不出去的食材,這信不信由你。相信陌生人而倒過來不相信自己的舌頭,這好像變成了一個極為普遍現象,亦間接解釋了香港的「排隊文化」的由來。


    我對食物向來要求不高,大伙兒要到那裡用餐我是一般只有簡單要求,請勿找一間要動輒得排隊一個半個小時的食店,另外就是那種連晚飯也需要限時的「所謂高級食府」。我會覺得,連客人甚麼時候要走都得管著,主理的人就是欠缺誠意,那食物的品質永遠好不到那裡去。


    我們要知道,食物的味道永遠是跟著廚師走,即使同一樣份量配方的食材與調味料,不同廚師,就會煮出不同味道,所以集團式經營的食店,我不相信不同分店能吃到一樣美味的東西。儘管你在甚麼米芝蓮排行榜得到高度讚揚,我也會覺得,許多時是吹噓多於一切。一個鬼佬吃廣東燒味,一個唐人吃巴布亞新幾內亞菜,然後評級,能有多少參考價值?


    在我心目中,一般食評家的地位其實和風水師差不多的低。




    辛卯年
    恭賀新禧




    圖片:攝於香港。JCCAC

    Tuesday, February 01, 2011

    468 年廿八

    可按下圖片放大!




    整理舊物
    起出一堆卡式帶
    那是
    曾幾何時
    被某人連同記憶一併退回來的




    時光幾次錯漏 人海幾次傳奇
    聚了又分 愛情似夢迷離
    《似夢迷離》——林子祥




  • 《似夢迷離》




    圖片:攝於香港

  • Thursday, January 20, 2011

    467 不是過軟。就是太硬

    可按下圖片放大!





    同樣是廣告片,一個賣的是任誰都可能動容的團隊精神,另一個賣的是背後得以十萬元計的先進生產設備,那一個比較能挑起你的購買慾,哪就見仁見智。




  • 片段開首現身的正是 2007 年 5 月花了 14 天環台 73 歲的捷安特(Giant)公司董事長劉金標老先生。

  • 中段那個 Lance Armstrong 向天一指的經典動作出處,我認為是參與單車運動的人,都必須瞭解,並牢記心中。

    Formosa 900 。八天‧九百公里






  • 片段裡擺出一副「Chok樣」的主角,正是贏過 191 場大小單車賽事的意大利選手 Mario Cipollini,有時我們也得要配服人家「Chok得起」。

    M. Cipollini 2011





    圖片:攝於香港。翻拍自童書《藍斯‧阿姆斯壯》
  • Sunday, January 09, 2011

    466 數碼攝影新聞組作品展覽最後召集

    可按下圖片放大!





    展期直至一月九日早上十一時到下午九時(即今晚),
    仍未前往的朋友可參考圖片,紅字為白田街入口。

    另外,
    乘地鐵於石硤尾站出偉智街沿右邊下陡坡直走至盡頭,
    見賽馬會投注站旁有一小樓梯,
    上平台後乘電梯按 L0 亦可到達。



    第一屆 hkpcug digital-photography 數碼攝影新聞組作品展覽

    展覽日期及時間:
    2011.01.07 - 2011.01.09 / 11am - 9pm

    地點: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 L0 藝廊 (入口設於 L0)
    九龍石硤尾白田街 30 號




    圖片:攝於香港。第一屆數碼攝影新聞組作品展覽會場

    Saturday, January 01, 2011

    465 世有伯樂苦無千里馬

    可按下圖片放大!





    吃雞有雞味吃魚有魚味誰都會說
    陶醉的雙手呈三十度角捧著耳機
    只不過正在說明
    香港沒有樂壇
    只有娛樂圈
    唯有高音亂飆就是天籟之音
    嗓門兒叫的響亮就當作「巨肺」


    但有伯樂
    還需千里馬
    我城的歌手
    要嗎就是蹲在沉默中變態
    要嗎就是跳進喧譁中變壞


    新的一年
    但願一顆幼苗
    能有足夠時間茁壯成長
    不要像我城這片土地一樣
    在無聲息中被打得稀巴爛……




    給這小妮子的忠告:
    "You better let somebody love you, before it's too late..." Desperado --By Eagles










    圖片:攝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