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30, 2006
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019 畫雞蛋
他上的第一個堂課習作就是畫雞蛋,以後接著第二課,第三課仍然是畫雞蛋。一天他終於忍不住要開口問老師為甚麼他於課堂內就只有畫雞蛋。「世上沒有絕對一樣的雞蛋,儘管是同一只雞蛋,角度不同光線不同,畫出來的也不一樣。畫雞蛋其實是基本功,要練到執筆時能純熟地聽從大腦的指揮,才算是功夫了得。」老師如是說。他聽後受了啟發,每天也同樣的畫著雞蛋,最後,他終於成了一名藝術家。
或許有人會問,畫雞蛋跟攝影技術有甚麼關係?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構圖」就是攝影技術裡的「畫雞蛋」。這雖然不是攝影基本功裡的唯一答案,但這種練習,對未能掌握構圖技巧的攝影初學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訓練,因為,我們要明白構圖對一張攝影作品成功與否,起著重要的作用。
攝影師怎樣利用構圖引領觀賞者的視線;怎樣利用光線明暗突出主體——凡此種種,有著攝影構圖的基本法則。構圖有分前期構圖,和後期構圖。前期的就是說在一張攝影作品成像之前,照片上的各個基本細節位置已經具體成形。後期構圖,其實就是我們常提到的「裁相」。
裁相,只能當作是一種構圖的基本訓練,在照片的有限空間裡,創造最突出的畫面,令到觀賞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要表達的主題之上。另一方面,裁相有時可以是前期構圖的事後補救。但希望大家要注意的是:前期構圖絕對比後期構圖(裁相)重要,我們要習慣在按下快門之前,就決定好正式的構圖。
有看過電影《達文西密碼》的朋友大概也可能對一幅名畫《蒙娜麗莎》有點印象。其作者達文西就曾於十四歲那年到佛羅倫斯向大畫家佛羅基俄拜師,而他的第一個堂課習作,就是……畫雞蛋。
圖片: 攝於香港。Photo Imaging Asia (PIA) 2005展覽會會場
Tuesday, September 26, 2006
018 《奴隸》
一張照片的構思,初步的想法往往和最後成品會是南轅北轍,可能要經過思想的沉澱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手法去表達。有時是受制於客觀環境,有時是主觀因素的變動。
這個2004年聖誕花了一個多小時拍攝好的十二幅素材,延至2006年尾才用Photoshop合成。意念出來的時候興奮莫明;成品出來之後原來不外如是……
圖片: 《奴隸》概念來自電影《Twelve Monkeys》,是1995年在美國發行的一部科幻作品。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017 觀點與角度
受過素描訓練的朋友大概也知道,素描畫著重於表現物體的空間、形體、體積、結構、明暗等內容。亦以單色線條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可以表達思想、概念、幻想、象徵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帶色彩的繪畫那樣重視總體的色彩表現,而是著重結構的形式。所以,素描訓練對攝影構圖的掌握是肯定有幫助的。
我比較喜歡拍攝靜物,一般來說如果我要拍一個物體,我會盡可能先圍繞這個物體一圈(當然有時是不可能)觀察這個拍攝物的最好角度,然後再從這個最好角度找尋最好的背境襯托,最後才會舉機構圖拍攝。好多時候,走前或退後或左右或高低移一點點的距離,同一個主體,兩幅照片可以變成完全是兩回事。
上面兩幅照片是相同的一個草亭,第二幅我只行前一點、再向左移一點,然後蹲下拍攝,兩相照片出來的效果配合背景之後,就已經有很大分別。所以我們拍攝照片之前不必急於舉機就拍,可以嘗試先觀察多一點不同的角度。
圖片:攝於日本。河口湖附近一間美術館外。
Saturday, September 23, 2006
016 思覺盲點
每個人的攝影作品大致上也是基於攝影者對事物的理解而作出二維影像上的直接陳述。正所為”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
我之所以喜歡運用黑白照片作表達方式,除了是我對黑白照片的特別偏愛之外,其次就是因為某程度上缺乏色彩的照片,往往會令觀賞者的注意力更集中在相片要表達的內容之上,而不致於重點是流於技術層面上的分析。強而有力的新聞照片,大都採用黑白照片形式表達,可能就是出於這種觀念。
當然,我不能排除有一類攝影人,即使你給他們觀看甚麼樣的照片,他們也會好像很自然地和你說:「不太對……這張照片的主體不在黃金分割的位置上、這張照片的曝光不太準確、還有這張照片……等等。」老實說,我偶然也有這種壞習慣。我們要脫離普遍攝影人這種潛意識根深蒂固的相片觀賞法則通病,(平常我們看報章雜誌時,就沒有這種情況發生。)就得要平常多點留意並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思路。
請不要忘記,眼睛的構造其實和攝影機原理是同出一徹。視覺上有許多盲點是我們平常不會注意到的。同樣地,我們的腦裝內也存在盲點。
色彩豐富或獨特的照片無可厚非地能使觀賞者比較容易留下深刻印象,但我們也不能否認,一張內容豐富的照片,會更長久的留在我們的記憶之中。我真的不希望因為照片的色彩而干擾了照片要表達的訊息;由主要的淪為次要。
圖片:攝於香港。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Friday, September 22, 2006
015 日貨
2005年4月深圳華強北實況
日本化妝品SK II,在內地被驗出部份產品含有致敏金屬鉻及釹。報導一出,旋即在中港兩地掀起一波退貨潮。
另一波的罷買日貨潮會否重現?
到底國家民族重要?還是女仕們的秀麗面龐重要?
我絕對不能否認在歷史上中日關係是有一段無法忘掉的過去,但畢竟如今已是2006年,假如當你在東京某大食府正等待你點了的一個燒鰻魚定食,在等候期間讓你注意到食府內閱報架上的報紙大字標題印著「中國輸日鰻魚被發現有質量問題!」,你即時的感受能怎樣形容?
這種千絲萬縷錯綜複雜循環不息的中日瓜葛,該怎樣處理?我實在想不出方法。
圖片:攝於深圳華強北路。2005年4月深圳市民衝擊售賣日貨商店。
Thursday, September 21, 2006
014 再談。照片?
「……後現代攝影藝術創作的一些例子當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數位攝影因為已經將影像數位化,進而很容易將它進行影像合成的步驟。觀察數位影像的創作很容易發現,大部份數位影像都做出局部的顏色或形象修改(這一點即使傳統攝影裡也是常以暗房技巧來製作,只是因為傳統暗房技巧比較神祕而少人了解),甚至是繪畫性的併貼,剪接與修飾,這種技術上的發揮非常符合數位影像的功能與特色。這種繪畫性與觀念性的攝影製作方式讓我們聯想到十九世紀攝影剛發明時,攝影藝術(Art Photographys)或是集錦攝影(例如郎靜山先生的暗房集錦作品)的精神,他們主要是想要超越長時間曝光那種單調無聊的靜物、風景的主題,透過併貼製作出攝影更高的可能性。……」(引自<攝影不是藝術>章光和,頁90,2006初版二刷,田園城市文化。)
章光和先生攝影作品的中心觀念是:「攝影是什麼,而不是攝影拍什麼」。追溯攝影術於十九世紀的起源,攝影,其實源於紀實效用,但近年數碼攝影這股洪流已經逐漸掩沒了傳統攝影的本質,在不得不面對及接受這種新世代的概念轉移之餘,我們是否應該對攝影這種活動,有更深入的了解、更深層次的探討?
對此書有興趣的朋友,可到各公共圖書館借閱。(索書號:950.7 0092)
圖片:攝於香港。章光和《攝影不是藝術》內頁
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06
013《War Photographer》
HMV有售過一套 James Nachtwey 的 《War Photographer》DVD. 影片開頭螢幕上出現的就是我之前說的Robert Capa那句名言。
因為James Nachtwey的內向及不擅言詞,導演Christian Frei 請來了技術人員在他的相機裝上一個迷你攝影機。讓螢幕上的畫面變成和攝影師的視線一樣,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手指與相機快門,看見他即場是如何取景、靠近拍攝體;如何適當地、猶豫地按下快門,都是這影片比較特別之處。
想進一步了解專題攝影或專業攝影記者工作的朋友,我誠意推介這一套DVD給大家。不過我在約兩年前HMV買得到的那個版本(HK$250)只有英語旁白,並沒有中文字幕,大家要留意。
圖片:(左)《War Photographer》DVD, (右) Robert Capa經典照片”Falling Soldier”
Tuesday, September 19, 2006
Monday, September 18, 2006
011 驗證
“ 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 意思是:「假如你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Robert Capa
終於,我鼓起勇氣到旺角嘗試驗證Robert Capa這句說話。
對象是一個生於1981年法國藉旅居於台灣的青年演藝家,他的名字叫Mr. Velentin Lechat. 上面的一張照片,就是他在旺角作街頭表演的實況。為了不影響表演者的情緒,我關上了閃光燈,這是對表演者最基本的一點尊重(正如我們拍攝許多運動項目,都應自覺地關上我們的閃光燈)。
在他那直徑二十多三十尺的表演範圍,我主要靠近在圍觀者的前排進行拍攝,當圍觀者的視線開始從表演者轉移向自己的時候,我感到一股突如其來的壓力。但從我的感受來說,身為一個攝影人,首先就是要突破自己排除這一種壓力,故勿論我的照片拍得好與壞,那並不是重點,重點是透過這一次體驗,可以了解自己更多。
整個拍攝過程基本上進行得相當順利,及後亦和他有過短暫的溝通,了解一些關於他的資料。我還挑選了一些照片透過電子郵件送給他,作為我的一點心意。
圖片:攝於香港。旺角街頭
Sunday, September 17, 2006
010 悟
「能使人幸福的東西,同時又可以變成他人痛苦的根源。」
——摘錄自歌德《少年維特的煩腦》
每個時代都有一些智者,他們觀察到這個社會潛藏的隱憂,進而提出忠告,但是人們總視而不見。
如果我們被攝影器材掌握著自己的七情六慾、心靈思想,那麼那些原本能使我們幸福的工具,就成為了我們的枷鎖、甚至痛苦的根源。所以,我們應當理解、尊重智者們的語重心長。
適當地挑選攝影器材;是件快樂的美事。盲目地追求攝影器材;最終只會自討苦吃。
至於,智者是誰?對不起,那並不是我。
圖片:攝於日本。伊豆半島。土肥港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06
008 風格
早陣子有緣認識到一位攝影前輩並相約一起晚膳,席間知道他主要是用一些行內人稱”中大底” 的菲林攝影機(一種非常高消費的攝影器材),而且已具備好多年的拍攝經驗。基本上他們每一次出外拍攝都有特定主題,絕大部份是東南亞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因為據他說,世界性的大型攝影比賽內的得獎作品,佔好大比數的拍攝地點都是在中國大陸。另外,他還讓我觀賞他的部份作品,真的很美。然後他又強調,要拍得好的照片,首要條件是要「付出」,就是付出心血。那晚,我們還討論了許多和攝影有關的課題,和他的幾小時晚膳,令我對攝影有更深入的了解及體會。
基本上我拍照片的時候就沒有甚麼特定的主題,甚麼都拍,有時是隨心而拍,更有時只是為了打發時間。但某程度上這種拍攝方式會拍得好照片的機會是比較少,因為某些題材,是有特定的季節性及時間性,我們都必須事先做一些資料搜集。
最近,翻看了很多舊照片,發現原來自己拍過很多黄昏時份的照片,或許在我的潛意識中就是喜歡黄昏日落,可能已在不知不覺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圖片:攝於香港。理工大學
Friday, September 15, 2006
007 軀殼
今天剛巧有時間到書店”打書釘”,讀了一本有關藝人鄭伊建先生所寫的書,其中書內提到鄭先生於日本福岡機場遇到的幾個香港人,因為在等待辦理入境手續的時間稍為長了一些而面露不悅之色【註】,所以面對著日本機場內的旅遊大使也轉過臉而不加理會,令這位很有禮貌的旅遊大使非常難堪,適逢辦理入境手續的官員看到整個過程,最後為這幾個香港人辦手續時停止了片刻以示抗議。看到這裡,我想起了七月份網上流傳的一則小道新聞是關於”Gucci港女被逐出航班”。更想起了上一次我於北海道旅遊回港時,在札幌機場禁區內親眼所見的幾十個港人,以狂風掃落葉的姿態進攻免稅品店,作臨上機前的最後衝刺購物,令到站在店外的日本人也嚇得目瞪口呆。
香港人,就是要這個樣子嗎?
在上面的圖片是我在日本伊豆半島的一個小景點,我當時用了三腳架正在聚精會神拍攝,忽然間了無聲息多了幾十位小朋友在鏡頭左前面出現,而我在相機觀景窗看到站於最前面的一位小朋友在故意停留原位不讓他身後的其他小朋友向鏡頭這邊跑過來。因為我站立的位置的通道非常狹小,我發現了後很不好意思立即收起我的攝影器材。那班小朋友才安靜地在我身後走過。這班小朋友就是將來日本的社會棟樑。
香港人欠缺禮貌不守規則,是世上著名的,眼見著年青一代樂此不疲地模仿日式潮流打扮,手拿日文雜誌,名牌掛滿全身,但卻在公眾場所喧譁吵鬧、橫衝直撞。身為土生土長的我也感到羞慚。
我要說的是:要模仿日本人,就要模仿內在,而不只是模仿「軀殼」。
【註】(以我的經驗是自從日本對香港地區人士發出”落地簽証”後,等候的時間是會比以往長,但不過也在兩三分鐘內一定完成。)
圖片:攝於日本伊豆市。淨蓮瀑布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06
005 人像照片
自從互聯網普及以後,要接觸人像照片可以說是在彈指之間,就能找到成千上萬幅讓你看個飽。如果我們有細心留意,人像照片可以分為兩大風格,西方攝影師的人像照片比較著重光與影的配合,照片內的人物彷彿是配角一樣,有時甚至是模特兒的面孔竟然很少在照片出現。然而,東方攝影師的人像照片就比較在乎相中人,例如模特兒的面龐是否清晰,照片的構圖,景深的運用等等。誠然,攝影,本來就沒有對與錯,而且嚴格來說一張照片的好與壞,主觀因素佔著很大比重,而客觀分析從來就只能徘徊在技術層面上。在於我而言,我比較喜歡西方風格的人像照片。說到底,攝影的基本原理,就是光與影的運用。
自少就喜歡拍人像照,可惜一直都不太滿意自己的作品。或許,每一位攝影人都有他的專長題材,有些喜歡生態攝影,有些則喜歡商品攝影,有些只熱衷於人像攝影。然而,拍攝人像照片——絕對不是我的專長。喜歡拍和拍得好,可以完全是兩回事。
拍得一手出色的人像照,或多或少都會比較容易接近異性。對一般的攝影人來說相信佔了大部份都是男性,究其原因,可能是異性相吸的關係。為甚麼我會這樣說?在我記憶中,很少會在街上見到兩個男孩子會一個手持照相機,而另一個充當模特兒。因為這一種組合,絕對會引來途人的竊竊私語。畢竟,一男一女的組合,是佔了大多數,亦於一般平民伯姓眼中,顯得比較正常。
我一直好想有一個國際性的問卷調查。內容是:在所有的職業攝影師當中,有幾多位的另一半,是直接或間接因為拍照而相識相知的。你呢?又是不是……
圖片:小時候拍的第一輯人像照片,當時大概十歲吧。
004 照片?
認真投入數碼攝影這種運動,大概始於三年前,為什麼我會稱攝影是一種運動?因為真正的攝影是需要身體力行,不能光靠理論,攝影基本技術的掌握,是需要不斷實踐、磨練才會進步。相片的內容是要不斷的思考才有突破。所以攝影絕對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勞心勞力運動。
我第一台使用的數碼單鏡反光相機,如今已有三歲之機齡,無可否認以今日數碼單反機的標準,在於科技層面,是有點兒落後,但在於攝影工具層面,是足夠日常應用的。畢竟,相機本來就只是一種工具,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操控相機的人的品德修養。
最近有兩位好朋友都加入了數碼攝影的大隊,他倆都是以前有用過傳統菲林相機的用戶。所以對於數碼黑房,仍然是有點抗拒及與我的意見有點分歧。使用數碼相機,我們也應該清楚數碼攝影不多不少也是離不開電腦輔助的後期製作。重點是我們會將照片大幅度之修改,還是作普通的調整。
粗略的說,現代數碼黑房的流程是利用相機內的影像處理器或是其他各式各樣的圖像軟件生成數碼檔案,然後再交由冲印店的「打相」師父與及數碼冲印機代為輸出。而傳統菲林黑房的流程是菲林底片成像後加上冲印店的「打相」師父與及數碼冲印機輸出。其實兩者之間基本上存在許多的共通點,而唯一不同的,就是現代數碼黑房可以讓你安坐家中去微調照片,而傳統菲林黑房只能將你想要的照片效果假手於人。本質上其實相差不遠,只是主動與被動的問題,對照片會有最大影響的,亦只不過是照片的「外觀」(例如顏色、對比度、飽和度等等) 而不是最重要的:照片「內容」。當然,如果你要利用軟件做一個太陽是從西邊升起的,則另當別論,嚴格來說,這已經不是一張正式的「照片」。
我從不反對將照片利用電腦軟件作Digital Retouch,只要當事人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做甚麼。我反對的是,去虛構一張「照片」而告訴別人這是一張用照相機拍下的「照片」。
在於藝術層面而言,照片,亦只不過是藝術表達方式的其中一種媒介,然而最重要的,仍然是照片要表達的「內容」。說到底,照片用那一種方式生成,我們也毋須要太執著。
圖片:攝於日本。函館
Tuesday, September 12, 2006
003 藝術細胞
小時候看外國雜誌內的一種高飽和度夾雜著粗微粒的照片,是我除了黑白相片之外的第二最愛,已經忘記了從何時開始愛上這種不真實的色彩。或許,可能因為大多數的Lomo 照片也有一種獨特的風格,例如失光、偏色,以及它們的內容絕大多數是拍得比較隨便的原因,有時覺得是好抽象,有時又覺得很前衛,讓我這種喜歡天馬行空且想像力豐富的人,有了多一點的想像空間。
Lomo族都主張沒有一個拍攝規則,但有時看到的一些Lomo 照片,老實說,在於我而言則是不知所云,可能我是一個沒藝術細胞的人。
圖片:攝於日本。河口湖
002 攝影的魔力
小時候跟着哥哥參加攝影會的活動,大清早就老遠跑到新界的樹林,看見他們一大班人在卷起一張張報紙,然後用火柴燃起一個火堆,放出大量的白煙,就是為了要拍甚麼「耶穌光」,然後讓美女姐姐走進煙霧裡擺出各樣的造形。那時我覺得很好奇,於是以後幾乎每一次有這種活動,我也吵著要跟哥哥一起去。
記起自己第一張拍的照片是一隻蝴蝶被困於連繫在兩支電線杆的蜘蛛網內,雖然最後冲晒出來的 2R 黑白照片根本看不清楚到底蝴蝶及蜘蛛網在那裡,但在等待冲晒照片的那些日子,我仍然是非常期待的。到照片拿在手裡的那一刻,有一種不能用言詞表達的喜悅,自此就愛上了攝影,當時大概只有八九歲,或許,攝影的魔力,就在這裡。
圖片:七十年代末 110mm 菲林輕便式相機。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