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1, 2009

419 見鬼

可按下圖片放大!




「你這張照片……其實想表達些甚麼?」朋友帶來的朋友第一次見面,看到這張照片,就像攝影老手般帶著調侃的語氣在挑剔我。

「有怎樣的心境;就會看到怎樣的照片,這和『見鬼』的道理一樣,大概是這樣所以你沒看懂。」沒好氣的我,唯有這樣回應。


每次遇上別人指指點點,就會想起唐伯虎《桃花庵歌》中的幾句:

半醉半醒日復日 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 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 酒盞花枝隱士緣……

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這種人、這種事、跟這個2009年,大概也會像這歌一樣:
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



也許不是他見到鬼;又或許,是碰上我心情不好,所以他,就變成鬼,天曉得。




圖片:攝於香港。太古坊

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418 音樂‧人生‧臭豆腐

可按下圖片放大!




看畢這紀錄片,引發了我在思考:

有那些事才算是 as a human being...... 應該做的事,

答案又是否一如:音樂,無以描述、無法解釋……


而我越來越覺得,
天才,猶如一隻從油鍋剛炸好的臭豆腐,
千里之外你也能知道他的存在,
卻又如此難以接近。


天才,總是散發著如此味道。




  • 《音樂人生》預告片 KJ trailer




    圖片:攝於香港

  • Thursday, December 24, 2009

    417 節日

    可按下圖片放大!




    聖誕前夕,一名乘坐輪椅的持槍男子,胸前綁有五磅塑膠炸藥,在郵局挾持人質,只提出要求叫一個薄餅。無從估計,男子這個舉動,是事件真的持續太久因而飢寒交迫,還是這本來就是事件的最終目的,無論怎樣,這也是一件值得我們思考的事。


    在我們擁抱著心愛的聖誕老公、聖誕老婆以及聖誕禮物的同時,請珍惜所有,並認真地想一想,節日的真正意義何在?


    祝各位聖誕節快樂!




    圖片:攝於香港。尖沙嘴

    Monday, December 07, 2009

    416 我沒有六呎高

    可按下圖片放大!




    除了1967年香港暴動之外,我實在想不出其他理由,我們有需要動用到這些六英呎高的「人造水碼」來維持秩序。



    巍峨高山 若要攀登都總會有段路
    大廈頂樓 定有階梯終於通得到……

    如何落淚 落到山腰都經已化做霧
    如何寂寞 候鳥飛機通通飛不到……
    《高妹正傳》—— 梁詠琪



    神秘莫測的地方;不可思議的安排;匪夷所思的香港。




    圖片:攝於香港。尖沙嘴。2009東亞運動會開幕典禮

    Tuesday, December 01, 2009

    415 兩隻手指與老鼠屎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會覺得,我們是活在愈來愈兩極化的年代,一是粗製濫造的「求求其其」, 一是超有藝術性的曲高和寡,黑的對立面就是白,完全不容許有過渡的灰,音樂如是,衣履鞋襪生活用品音響玩具通通如是,就連人們的性格都很極端。或許有人認為,只有極端的行為,才稱得上有性格,但我可以老實的告訴你,狂躁症與精神分裂症病患者病發的時候,也都不自覺的堅決認為,自己是站在大地之上,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所以,走偏鋒並不能代表你是腦袋清晰伶俐,許多時候只是剎那閃過的念頭,令你過度亢奮起來,憤世嫉俗。


    人都必須經歷過,才會懂得、才能成長,一隊樂隊亦不會例外。已經很久沒聽過他們的歌,印象中,「粗口」彷彿是以前他們的生招牌,可惜的是,正如上面說過的道理,即便是一首歌256個字的歌詞內含128個「粗口」字,也並不代表你就是言之有物。「粗口」人人會說,可是大概沒有人會有概念,講「粗口」可以講到字正腔圓字字鏗鏘,乃是一門高深學問,我們亦必須知道,「粗口」亦有「粗口的文法」,試問一個出身於油尖旺的標準粗人,這方面又怎會不瞭解。


    以下這首歌,是近來難得一見的好,至少前奏音樂部份,就讓我誤以為是在聽甚麼大電影的原聲主題曲,然而唯一可惜的是,歌者唱到歌內那絕無僅有的幾個「粗口」字時,仍然犯上像以前一樣的毛病 —— 咬字不清,像在一窩老火湯內精挑細選的,擲下一粒「老鼠屎」。




    《揸緊中指》- By LMF.




    圖片:攝於香港。沙田

    Sunday, November 29, 2009

    414 蒼涼

    可按下圖片放大!




    配樂 Home At last.



    「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壯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色,是一種強烈的對照。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

    《自己的文章》——張愛玲




    圖片:攝於台灣墾丁。萬里桐

    Thursday, November 19, 2009

    413 國境之南

    可按下圖片放大!




    當陽光再次回到那 飄著雨的國境之南
    我會試著把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說完

    當陽光再次離開那 太晴朗的國境之南
    妳會不會把妳曾帶走的愛 在告別前用微笑全歸還
    《國境之南》—— 范逸臣




    生命中有很多吉光片羽
    無從名之
    難以歸類
    也構成不了甚麼意義
    但它們就是在我心中
    縈繞不去
    —— 侯孝賢




    圖片:攝於台灣墾丁。關山

    Olympus E-420 Panorama HDR Photo.

    Thursday, October 22, 2009

    412 投奔怒海

    可按下圖片放大!




    思念是一種 很玄的東西 如影隨行
    無聲又無息 出沒在心底
    轉眼 吞沒我在寂寞裡

    我無力抗拒 特別是夜裡
    哦 想妳到無法呼吸
    恨不能立即 朝妳狂奔去
    大聲的告訴妳……




    愛情是多麼的美好,但卻不堪一擊。
    《琥珀》—— 廖一梅








    再次投奔怒海,重拾那散落一地的曾經。




    圖片:攝於香港

    Tuesday, October 13, 2009

    411 藝術

    可按下圖片放大!





    政府對藝術的理解,就是唱歌跳舞之類,而不是真正的思想、精神與價值觀。
    《退步集續編》—— 陳丹青




    圖片:攝於香港。旺角

    Sunday, October 11, 2009

    410 雨後

    可按下圖片放大!




    配樂 After Rain


    有時候,感受一種氣氛,其實不用通過話語,也不需要親赴現場。





    圖片:攝於香港。西九龍海濱長廊

    Friday, October 09, 2009

    409 紅綠燈現象

    可按下圖片放大!





    後現代主義透過現在與非現在、同一與他者的辨證互動歷程,使連續性與斷裂性、高級文化與低級文化混雜交錯在一起,呈現多元融合的景象。 妳對這個現象的瞬間被媒體廣泛報導,意識形態上,可有甚麼看法?」他如常順勢將麥克風遞向受訪者。


    「……這個嘛……太深奥了。」穿著黑色超短迷你裙活躍於牛頭角街市並擅長細心「梳理」牙菜以便賣得更好價錢;人稱「牙菜婆順嫂」,唯有運用於街市內遇上精神病患者時慣用的常規一號回應,試圖閃避如此勁「爆」的提問。她頓了一頓,靈光一閃又多搭上一句:「教授,大家都係揾食啫,咪玩我啦~~」引來會場內觀者哄堂大笑。



    現象是甚麼?現象是——假如你站在旺角行人專用區,悄悄地抬起頭並用你的右手向上朝著兩點鐘方向那失去功用呆立著的紅綠燈指指點點,不消三分鐘你的身旁就會圍上一大群人,他們會不知就裡的沿著你注視的方向一起的指指點點,這個時候,你功成身退,可以離開愈來愈多的人群,因為一個無厘頭現象已經形成,其實並沒特別原因,但始終不能忽略的,是一種現象形成的必有元素:八卦。



    順叔說,雖然Live演繹相比錄音室版本效果有落差,但仍然要求點唱,送給希望美夢成真的順嫂,並囑她留意歌詞。



    《紅綠燈》——鄭融

    從小老師也加倍認真
    來教導我步過紅綠燈
    右與左 必須清楚看真
    那管一次做錯 也都可摧毀這生……

    明明綠燈 轉眼變成紅燈
    假使相當勇敢 怎可挽回自身
    若要衝 損傷怎可以不留痕
    來又去 要找的際遇未接近

    明明綠燈 轉眼變成紅燈
    抬頭前望去 對面馬路如此吸引
    逐秒等 心急總加倍的難行
    如夜了 我衣衫太薄便歸家 靠路燈

    誰想到走錯死裡逃生 
    才明白較沒有夢想更不幸
    若誕生 不好好開過心
    也不可以被愛 我不過是像泥塵




  • 現象緣起




    圖片:攝於香港。JCCAC
  • Wednesday, October 07, 2009

    408 對不起不是妳

    可按下圖片放大!





    《對不起不是妳》—— 陳慧琳

    大概真的不夠喜歡妳 才任妳 坐上客機
    若我真的不要放走妳 誰又怕 去擋飛機

    曾懷疑共妳 很努力地
    扮談情 便有轉機
    然而時候到 該禮貌地
    放手 再拒絕妳

    小火花 擦出了 燒不起
    我愛妳 未夠深 對不起




    圖片:攝於香港。荃灣

    Tuesday, October 06, 2009

    407 嗎啡


    可按下圖片放大!





    總是沒有一個足夠溫暖的地方,無論我怎樣向南走。
    《晚蛾》—— 黃碧雲

    ……我想起踏足船堅炮利的中國大地時那種感受。




    黃碧雲說,她不太喜歡看自己的過去,包括作品,於是出版社要她再版,她往往推卻,就是每次出書也不曾興奮雀躍。"只有寫的時候最興奮,開初的時候,寫完兩個星期都好high, that's all, 好像吃了止痛藥只能止幾小時痛一樣。"

    ……我聯想到今年創了香港書展歷來紀錄一口氣出版十五本書,帶領書本商品化潮流的那個才子,一次服用這麼重劑量的止痛藥,是否認為生活得痛不欲生?我在想,如果以後更痛的時候該怎麼辦?難道要用嗎啡代替?




    胡言亂語後,得要正經點說話。
    2009年10月號的《明日風尚》 附有一篇羅展鳳訪問黃碧雲的稿子,另外,別冊是黃氏的新短編《晚蛾》,喜愛黃氏的讀者,萬勿錯過。




    圖片:攝於香港。《明日風尚》2009年10月號

    Friday, October 02, 2009

    406 兩句

    可按下圖片放大!





    既然我們丟失了那更高的藝術 —— 節慶的藝術 —— 我們一切藝術品的藝術算得了甚麼!從前,一切藝術品都陳列於人類節慶的大道上,作為高尚幸福時刻的紀念品和紀念碑。現在,人們想用藝術品把可憐的精疲力竭者和病人,從人類痛苦的大道引誘到一旁去消磨淫邪的片刻,向他們提供小小的麻醉和瘋狂。
    《快樂的科學》——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我們準備去建功立業做大事,這常常是出於功名,不是出於良心。獲得榮譽的最好辦法是憑著自己良心,去做能成就你一生的大事。
    ——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





    圖片:攝於香港

    Wednesday, September 30, 2009

    405 少年王家衛

    可按下圖片放大!




    這篇網誌有點特別,煩請各位到這裡觀看一段非常有電影感的 婚禮短片 ,以及網誌內的文字和留言,然後再回來看我下面的發嗡風文字(假如你還有耐性和時間的話)。




    毋庸置疑這是一段出自於對策劃、以及攝影與剪輯技巧都非常熟練的製作團隊的作品,先不談所用到的各類攝影器材與輔助工具的陣容(我猜,可能還有tracking shot, crane shot要用到的工具)。就攝影技巧而言,幾乎各種在電影中普遍應用到的攝影機推拉搖移升降運動方式鏡頭都能夠找得到,同時地,對於各式的切入切出淡入淡出溶入溶出剪輯效果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粗略算一算,一段2分38秒的超難度高濃度短片,拆分為63個分鏡,就是平均2.5秒的跳轉,堪稱是新世代,用「閃」的方式表達婚禮的短片典範。


    第一次看罷短片,我的腦袋同時也閃出一個念頭,如果把片尾新郎新娘的名字換上各大酒樓的標誌,再換掉配樂,就會成另一條出色的廣告片,我不是在調侃,我是認真的在說,相信各位也會認同吧!


    面對一些類似 MTV 影像的短片有一個怪辟好,就是喜歡關掉音效後重看一次,這樣獨立觀看的話,會比較容易判斷影像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弱,因為對一些有配樂的短片除去音樂,原理就類似用彩色照片轉換成黑白照片一樣,你得花費更多精力專注於內容之上來表達意念,因為拍電影的時候通常都還未有音效,那始終是後期製作。


    至於配樂的運用,對於一個「歌詞精」——我來說,是非常容易觸動神經,用上林海峰的《經典》作為配樂,似乎看來有點兵行險著。如果有細味過歌詞內容的話,那是非常曖昧的,就我對這歌詞的解讀,歌詞活就像在對「港式婚禮」的一番揶揄多於一種讚譽。於是,我的腦袋又同時閃出最近黃子華的 Talkshow《越大鑊越快樂》那一段描述母親擺壽酒,兒子在台上高歌《念親恩》,嘉賓還熱烈鼓掌的畫面相類似。


    尤記得於九十年代參加過一次婚宴,地點在廣東中山的一條小村落,主人家知道我對影像方面有點熟悉(那只是在場的嘉賓中相對來說,因為記得有人說過:從一堆矮個子當中選一個相對較高的不是真正的高個子),我就被選為義務婚禮錄像攝影師。國內的婚禮一般比香港的大陣容,二三十輛的花車實屬等閒事。那個年代的攝影器材當然沒今天先進,那好像是一台 SHARP 的機器,顯示器是可以上下擺動的最新款式,還有內置的過場效果。那時候,我當然是硬著頭皮展施渾身解數「打好呢份義工」,所以,王家衛式的搖鏡當然是免不了的指定動作,記得戲新郎的那一段,還想著要用《重慶森林》裡在重慶大廈追逐的慢快門效果,而《阿飛正傳》最後那一幕經典「梳頭」畫面當然也包括在內,為了方便拍攝「高炒」鏡頭,我還拖著一張高背椅圍著場地走,作為臨時梯子。結果,錄像是拍完了,最後當然是收到主人家狠狠的投訴。


    胡金銓導演可以為了拍一朵雲等待三十天,黑澤明導演可以為了實踐一個意念,延續拍一個前推鏡將整整一幅十多呎長的牆壁拆掉,這是專業還是固執,時間會證明一切。至於拍攝婚宴,有很多東西是不能控制的,我總覺得,絕大部份情況下都應該是用拍「紀錄片」的心態比較適合,就是紀錄一些歡樂、感動畫面。還要時刻警惕自己,不是在拍荷李活電影或是商品廣告。


    導演、攝影師最重要是觸覺,尤其拍攝紀錄片,沒有劇本不能排演,必須就地取材,敏銳的觸覺更重要,經驗豐富反倒可能令觸覺遲鈍了。


    最近明珠台的一套 The Shot 《一拍成名》內裡,有一句關於一位參賽者Janson的評語說得很好: You over thought the story, I don’t think you should try to be a Creative Director, just try and to be a great photographer.



    分清主次,恰如其分的表達意念,就是一名稱職的好導演、攝影師。




    圖片:攝於香港

    Monday, September 28, 2009

    404 愛要怎麼說出口

    可按下圖片放大!





    第一次握妳的手
    指尖傳來妳的溫柔
    每一次深情眼光的背後
    誰知道會有多少愁 多少愁 【1】




    女朋友一號(Panasonic Lumix DMC-GF1) ,相信是最近攝影器材界的熱門話題,以上面圖中這樣的一個基本組合,機身加上一枝14-45mm F3.5-5.6 防震標準變焦鏡,另一枝是20mm F1.7 定焦鏡,就要約HK$10,500.


    一直對攝影器材品牌不大敏感,我這個人,基本上是很忠誠的可就是偶爾會比較朝三暮四,就是說那個品牌的相機有適合我要求的功能,又有合適的價格(這個當然是我主觀的認為),就會照買如儀,我就是怎樣也不能被跨張的廣告洗腦,成為個別品牌的死忠用戶,畢竟,器材在攝影領域裡頭所擔當的角色,也只不過是一種紀錄工具,一張照片拍出來有沒有說服力,關鍵從來在於拿相機的人的腦袋,在開始學攝影那刻,我就一直這麼認為。


    以前用過的攝影器材品牌多不勝數,自去年五月多買了一台 Olympus 的4/3系統 E-420 D-SLR,配上三枝每枝千多元的普通鏡頭,就使用了一年之後綜合來說,E-420 作為一部入門級4/3系統D-SLR,配合Kit Set以四仟多港元的售價,絕對是稱職的。所以這年來在這裡貼出來的絕大部份照片,也出自這台E-420。如果要說它的缺點,就是照片的寬容度(Dynamic Range) 相對不足,遇上高反差的場合就得當心使用,以及高 ISO 時的噪點比較嚴重,但在輕便、相質與售價之間能夠取得平衡,也就沒甚麼好投訴。


    因為早前愛上行山的關係,已一直在物色一部更輕巧,而相質也大致乎合自己要求的攝影機,剛巧這台 Micro 4/3 系統 GF1 的新聞稿出現,就已經興奮了好幾個月,想不到成品出來以後,一機兩鏡的售價竟然比主流 APS-C 系統 D-SLR 更貴,真的有點令人卻步。或許話應該這麼說,這機子在「潮人」眼裡,是賣得一點也不貴,使用的時候夠「型仔」,就已經超值啦。話說回來,只怪我是窮鬼一名而已。在未來的歲月裡,Panasonic 這家賣家庭電器起家的日本公司,在行銷策略方面,絕對有潛質成為相機界「吸水」大鱷,你好野!


    曾經有人對我說,知不知道為甚麼一輛入門級的
    09 Hpyermotard 1100 Ducati電單車,售價可以和一輛1500cc的家庭用小汽車看齊?其實這個答案有千百樣可能,不過,他的答案竟然是:「揸住架 Ducati 就算去街市買抽香蕉,都型過你o羅~~抽蕉都無咁快發黑呀!重好味D呀!你唔明o架喇!」令我一時語塞。



    聖經裡說: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
    我想說:愛,是恆久的心亂如麻,又有神智不清。



    只是
    愛要怎麼說出口
    我的心裡好難受
    如果能將妳擁有我會忍住不讓眼淚流
    【1】《愛要怎麼說出口》 —— 趙傳




    圖片:攝於香港。
    Panasonic Lumix DMC-GF1 (Micro 4/3) Body,
    20mm F1.7 Pancake lens ,
    14-45mm F3.5-5.6 Mega OIS Standard Zoom lens.

    Monday, September 21, 2009

    403 電子神童

    可按下圖片放大!





    這一股歪風 氣象台都給嚇倒
    歪風霸道 誰亦壓倒
    怎可以想得到
    毫無疑問這是人製造
    卻多麼霸道
    太平洋上風要興起
    即捲起千里浪濤

    這一股歪風 懶惰蟲的好法寶
    將光陰耗盡 忘掉進取
    它使你盡快退步
    毫無疑問這是人製造
    這歪風很霸道
    正在蹂躪 海角小島
    跟著闖向赤道……

    《一股歪風》—— 梅艷芳 (卡通片《電子神童》插曲)



    精神科醫生曾繁光說過,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後很少有暴力傾向;社會上最具有侵略性的人,絕大部分是被我們定義為「正常」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認同這番話,在於我,是非常認同的。


    我很少理會網路上的八卦事情,但今天給我無意中發現了一條短片,相信是來自一個懂得利用科技的電子神童。她很有耐性的去拍片、剪片、之後再上載到
    YouTube ,我心裡就是懷著疑問,是否「青山醫院」又再走失犯人?還是她根本就是被我們定義為「正常」的人?




    圖片:攝於香港。灣仔

    Saturday, September 19, 2009

    402 美麗的羅斯瑪琳與狗狗

    可按下圖片放大!





    遇上某一種場境,好多時候腦裡面就會無意識的響起一些音樂,這一次是 Fritz Kreisler的 Schon Rosmarin.


    隨著意識流轉,又再想起一些文字:


    在她身體的正中間,就算是肚臍眼吧,她卻畫下一條嚴而不可妥協的防線,線以下是神聖不可越犯之區。

    《愛德華和上帝》—— 米蘭昆德拉



    正當我聚精會神試圖將這首經典曲子與文字併湊出一段流動影像時,
    鄰居忽地裡拍打我的大門並氣急敗壞的告訴我,
    他的狗狗在獸醫診所經腦功能評估後,
    被評定為二級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候群(ADHDS)的罕有成犬病患者,
    還說英語稱之謂: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Syndrome / Class2.


    今天,我終於明白,
    假如你堅持認真地要和一個瘋子進行嚴肅的談話,
    首先你必先讓自己也變成瘋子,
    因為這樣,對於交談內容來說,才會比較容易接上軋。


    其實,來這裡留言的人,道理也一樣。




    圖片:攝於澳門

    Friday, September 18, 2009

    401 2046的老歌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不知道,到了2046年的香港,還有沒有人認識Eason Chan 唱過的老歌。 我總覺得,每個年代,總得有一些經典歌曲和人的名字是我們不曾忘記,哪些日子才不算是白過去的。

    從家裡那堆CD中,好不容易找回這首歌,伴著我成長的老歌……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Blowing in the wind - By Peter, Paul and Mary (1963).




  • Mary Allin Travers (November 9, 1936 – September 16, 2009)




    圖片:攝於香港

    Thursday, September 10, 2009

    400 激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叢叢
    我找不到他的行蹤
    只看到那樹搖風……【1】




    正如卓韻芝說的一樣,現在我們的新生代接觸的影像畫面都是一直在「閃」的,而不是在播放。一套三分鐘長的MTV影像就可能包含九十幾個分鏡,平均不到兩秒鐘的畫面就要跳轉,這樣才算「激」(香港「潮」語)。所以,上篇提到過的電影《最好的時光》,在長鏡頭下的侯孝賢電影,絕對不會是我們的新生代能夠輕易接受的電影語言。


    另一方面,我一直在想,如果將《最》片中的幾首不斷穿插的配樂拿掉,票房會否更糟糕?提起電影配樂,我自然會想起
    蔡明亮 —— 出生於馬來西亞小鎮古晉的台灣電影導演說過的話:音樂太有力量了(以電影配樂而言)。無容置疑他曾是台灣公認的票房毒药之一,成名以後票房也不見得比以前好到那裡去,大概就是停留在叫好不叫座的那種狀態吧。曾聽說過,如果有看過蔡明亮的電影而未嘗中途離場的話,大概就是個非常有潛質成為好丈夫的人,因為一個好丈夫,就是要有無比强烈的耐性去聆聽妻子每晚臨睡前倚在床伴喋喋不休的各類投訴。


    詭異、荒誕、孤獨、疏離、顛覆、妖異,全都是圍繞蔡明亮電影內容的詞彙。「水」,也是他電影裡最常用的符碼;以及象徵與隱喻(Metaphor)的載體。在蔡明亮電影裡那眾多的性愛或自慰描寫,絕對不會讓觀眾感到亢奮,而是一種悲哀感受。


    在蔡明亮漫長甚至於偶爾像靜止一樣的長鏡頭裡,你得眼看四方耳聽八方全神貫注的觀看,他的電影裡,是一貫缺少對白的,更甚於幾乎沒有配樂。你可能無法想像,電影中的那些現場聲音,許多時候也就是電影內的對白;也可能無法想像,在片長八十二分鐘的電影《不散》裡,全片只有兩段共十句對白;更可能無法想像,香港電影導演許鞍華也曾在蔡明亮的電影《河流》裡用半咸淡的國語對白擔當過一角。


    基本上蔡明亮的電影,除了《黑眼圈》與《臉》這兩套以外,他的八套電影我都有看過,而且有些不只看過一次。《你那邊幾點》、《天橋不見了》、《天邊一朵雲》這曖昧三部曲,在我看來是最完整的故事,也是最喜愛的作品。




    【1】蔡明亮電影鮮有的配樂,出現在《天橋不見了》片尾,如果你記得片尾李康生的結局,再細味歌詞,我會想到導演其實透過音樂,有很多話在說著。
    《南屏晚鐘》—— 崔萍




    蔡明亮電影作品年表(摘自維基百科)

    《臉 / Visages / Face》(2009)
    《黑眼圈》(2006)
    《天邊一朵雲》(2004)
    《不散》(2003)
    《天橋不見了》(2003)
    《你那邊幾點》(2001)
    《洞》(1998)
    《河流》(1997)
    《愛情萬歲》(1994)
    《青少年哪吒》(1992)




    想更深入了解蔡明亮導演,可以找這本
    《光影言語》 來看,裡面有一篇詳盡的專訪。




    圖片:攝於香港。蔡明亮電影《洞》VHS錄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