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2, 2010

439 咪耐滴主印勇

可按下圖片放大!





一部分兒童具有思考的習慣,而教育的目的在於剷除他們的這種習慣。
—— 《我的信仰》伯特蘭‧羅素 (1872-1970)



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是從幼兒園就開始摧殘孩子。老師、家長,串通好了,細細地摧殘。
—— 《退步集續編》陳丹青





鵝滿是咪耐滴主印勇,鵝悶屎舍燴滴洞亮!






  • 中國人自己的國際歌




    圖片:攝於香港。旺角
  • Wednesday, April 07, 2010

    438 戰爭不是遊戲

    可按下圖片放大!





    Political language is designed to make lies sound truthful and murder respectable, and to give the appearance of solidity to pure wind.
    —— George Orwell



    我不知道為甚麼第一眼看到照片中的景像,就有種「屍橫遍野」的聯想。


    我無從瞭解為甚麼我們許多年輕人喜歡玩模擬戰爭遊戲,一槍打爆敵人的頭,真的那麼爽?



    So, uh, you are free to engage, over…… keep shoot……keep shoot……




    簡體中文版概述:《美國3年前駐伊美軍誤殺路透記者視頻曝光》


    Source:
    Collateral Murder




    伸延閱讀: 《不合理的行為》—— 唐.麥庫林






    圖片:攝於台灣。墾丁。Olympus E-420 Panorama HDR Photo.

    Friday, April 02, 2010

    437 兒時回憶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在幼兒園畢業領取獎狀時,就有過面對群眾說謊的經驗,那一刻校長再三叮囑我要向著台下的同學說「我今天很高興」,然而事實上我心內所想的是正好相反。我不知道,每個人睜著眼睛面對群眾說謊時的感受會是如何,我沒機會親身問一下劉德華又或者陳志雲的內心曾否掙扎過。


    依稀記得,那個領取獎狀後的下午,回到家裡,我所看到的物件彷彿都是憂鬱的。走進洗手間,我對著米老鼠造型的肥皂說:「你知唔知你瘦o左? 你以前肥嘟嘟,你睇o下你而家,何苦呢?要對自己有信心先得o架!」 看著鏡子,我對著倒影內窗邊那條滴著水的濕毛巾說:「你唔好喊啦!你o甘樣喊喊到幾時啫?做人要堅強o的,你睇o下你,成劈野o甘躂o係度。唉,等我幫你啦!」我轉身把毛巾擰乾,用晾衣架掛起來,然後向它說:「而家係o吾係舒服好多?」走出大廳,空無一人,坐在沙發上我又向著旁邊的米老鼠毛公仔發問:「做o羊o吾出聲?o吾好嬲佢啦!每個人都有唔清醒o既時候,比個機會佢好唔好?」


    看著四月份雜誌內專訪提到了蔡卓妍的「35歲不婚宣言」,不經意勾起了我這段兒時回憶。


    或許,今天作為一個藝人,眼睛不能沒眼淚。




    願你記住
    結束感情沒有罪
    變心不是你不對
    假使背著良心一起太傻女

    《眼睛不能沒眼淚》—— 古巨基






    圖片:攝於香港。Jessica。2010年4月號

    Monday, March 29, 2010

    436 一連串關於藝術性的問號

    可按下圖片放大!




    怎樣可以提升攝影達至藝術水平?追尋良久仍未找到答案。
    究其原因,是我仍然搞不清楚怎樣去介定一張照片有沒有藝術性?


    拍街貓是否就沒有藝術性?
    拍赤身露體的模特就有藝術性?
    那如果同一張赤身露體的模特照片被放在色情雜誌內,結論又會如何?


    到底哪是涉及照片的素材、內容、手法,還是被展示的空間?


    又或者,是令人怎樣都看不明白的照片,就叫作有藝術性?
    還是說穿了……是拍攝者想怎樣刻意去為照片包裝?


    我想說的其實是:彭浩翔的電影《志明與春嬌》,一套屬於香港上班族的電影。從《出埃及記》到《破事兒》到《志明與春嬌》內裡又包含多少藝術性?


    一篇令人看罷了不明所以的網誌,有否可能包含藝術性?




    「從虛無中看生命,藝術化後的瑣碎生活片段,變得比沙漠中的綠洲還有意思,比海市蜃樓更有味道。」—— 無文語 Mou Man Jyu


    American Beauty (1999)





    圖片:攝於香港。中環

    Thursday, March 25, 2010

    435 貓。空間

    可按下圖片放大!




    Dogs They Make Up The Dark —— By Devendra Banhart.




    圖片:攝於香港。Photoshop re-touch.

    Sunday, March 21, 2010

    434 珍珠

    可按下圖片放大!




    就我理解攝影風格可以粗略分為兩大類,「段估」地玩感覺的攝影者;以及另一類是「煞有介事」非常嚴謹的攝影者。攝影風格,其實可以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兩者間並無衝突。而我,可以算是穿梭於陽關道與獨木橋的游離分子。


    至於怎樣去評定一張照片是好是壞,就有點像要去評定一個菜餚的好壞,這裡面當然會包含一些基本的技術性標準,然而事實上,礙於就算是同一個人就著同一張照片,隨著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心情,絕對也可以有南轅北轍的解讀方式,好與壞,仍然是來得非常主觀。我會覺得,這就是攝影好玩之處。


    上面這堆廢話,是在參加
    「《咔》KLACK 攝影文化誌創刊分享會」過後的一些感想。關於這本雜誌,早在數星期前就已在 Kubrick 裡見過,翻閱工作人員名單,也都是一些熟悉的攝影界前輩名字。發現當天,我花了一些時間打了書釘,然後隨隨把雜誌放回櫃檯……


    也許,就像劉清平說:這是一本放在世界跟任何城市比拼都不會感覺丟臉的雜誌。這點基本上我是認同的,可是我會覺得,仍然在摸索期間的這本雜誌內容定位,有點……有點……看得明白的人未必願意淘腰包購買,看不明白的人……更不能期望他們多看一眼……


    在攝影工具書與攝影器材雜誌充斥至已經泛濫的市場氛圍中,殺出一條血路,是當然不過的事,可這是一條頭破血流染成的路。珍珠,有時被迫埋在垃圾堆中,絕大多數時候會被忽略的。


    寫這篇網誌的同時,耳機一直重覆著
    Marilyn Manson - Running To The Edge Of The World (18+) 這首歌。




    圖片:攝於香港。油麻地

    Monday, March 15, 2010

    433 霧之戀


    可按下圖片放大!




    似要悄悄告訴這世界
    現實
    實在是幻象
    你要看
    始終看不清……

    似要暗暗告訴我與你
    愛意也會像霧幻 
    轉眼間
    會失去……

    《霧之戀》 —— 譚詠麟





    圖片:攝於香港。中環

    Wednesday, March 03, 2010

    432 剩女‧錢瑪莉‧聯想

    可按下圖片放大!




    1. ) 剩女‧錢瑪莉
    看罷這集
    HKTVB「星期二檔案」—— 《中女告白》,當下立即想起七八十年代 鄧小宇筆下《穿Kenzo的女人》 裡面錢瑪莉的命運。接著,還有許許多多的文字與影像素材湧上心頭,對著電腦屏幕想了良久,卻竟然寫不出半隻字來。也許,有時在太豐足條件的境況下,反而會礙事;選擇太多反而變成無從選擇,要為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畢竟需要一點勇氣、運氣。擇偶,道理大概也如出一轍。


    《中女告白》片末,受訪者之一豈坦白的 Queenie 總結著對愛情的體會說:該讓拍拖時候自身的「付出」,想成是「豪畀你(毫不吝嗇向對方付出)」,不求回報,就當作是送件禮物給對方。果然是成長了、昇華了,假如在二十年前就明白這個道理,歷史恐怕就要改寫。





    2.) 聯想
    誰明白女人天生口不對心
    誰人還在說癡心可以自禁
    人容易傷心很需要憐憫
    祈求被愛要說又不敢

    誰明白女人天生口不對心
    原來全為了討好心裡面有情人
    而無論身體擁得如何近
    只想兩心是近
    《口不對心》—— By 劉小慧






    ‧‧‧曾經有一份至真o既愛情擺o係我面前但我無去真惜
    ‧‧‧到無o左o既時候先至後悔莫及
    ‧‧‧塵世間最痛苦莫過於此

    ‧‧‧如果個天可以比個機會我返轉頭o既話
    ‧‧‧我會同個女仔講我愛佢
    ‧‧‧如果係都要o係呢一份愛加上一個期限
    ‧‧‧我希望係……一萬年

    ‧‧‧電影《西遊記之仙履奇緣》(周星馳對白)






    愛要越挫越勇 愛要肯定執著






    相關閱讀:
    關於《中女告白》另一位受訪者Winne Leung 梁穎妍。《084 爬得高望得遠?》




    圖片:攝於香港。尖沙嘴

    Tuesday, February 23, 2010

    431 非物質文化遺產

    可按下圖片放大!





    油麻地戲院,我的青蔥歲月;日活院線,我的性啟蒙老師。


    想當年,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電影業同胞——負責翻譯日本三級電影片名(成人片)的從業員,我無從估計身處當今已呈垂死掙扎的電影行業,這一批可以說是玩「食字」改片名的先鋒部隊前輩該情歸何處。其中一套片名讀來鏗鏘響亮的《咸濕打樁機》至今仍記憶猶新,另一套賀歲片名《大吉大利大波大》亦令人嘆為觀止,至於繪影繪聲兼詩情畫意的《蕭塞豐乳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更還有一套看似平平無奇的《插班女學生》真的令人拍案叫絕,簡直就是將廣府話的語帶相關發揮得淋漓盡致。我會覺得,這些電影片名絕對值得納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那麼今天,我們又有甚麼?好好一套《空氣人形》,一頭霧水不知為何變了《援膠女郎》,就是這種馬虎態度,不經意就幾乎謀殺了一套電影,其實類似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對我這種單憑片名連電影大綱都不看的賭運氣觀眾,禍害尤其大。


    看這套《援膠女郎》
    就是看李屏賓
    看非常密集的緩慢平移鏡頭
    看光影
    看偶像寫詩……



    我越來越喜歡鏡頭的語言
    鏡頭的留白
    鏡頭的感覺
    而不是用鏡頭去拍人物、去拍戲
    —— 李屏賓




    圖片:攝於香港。
    《光影詩人‧李屏賓》。田園城市出版。2009年11月。初版一刷。

    Sunday, February 21, 2010

    430 願

    可按下圖片放大!





    誰讓我是個醫生
    誰讓醫生的天職是治病救人
    誰讓我見了受苦難折磨的人就難以心安
    誰讓我見了黑暗和罪惡就怒髮衝冠
    ——高耀潔



    RTHK 《頭條新聞》 —— 專訪高耀潔醫生(足本版請點擊右下角)



    我自信有日如願
    縱使天高地厚
    仍被我逆轉……




    相關閱讀:
  • 《356 承諾》




    圖片:攝於越南‧胡志明市
  • Sunday, February 14, 2010

    429 恭賀新禧

    可按下圖片放大!





    庚寅年 恭賀新禧!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 Original By Oasis







    圖片:攝於香港

    Tuesday, February 09, 2010

    428 甦醒何妨重頭開始

    可按下圖片放大!





    對於我這類「法文唔識聽、英文唔識講、普通話唔識讀、廣東話唔識寫」的偽知識分子來談論香港藝文界的事情,著實是有點臉紅。


    眼見著路邊的書報攤堆滿一疊疊的「八卦雜誌」轉眼間就能賣個清光,心底裡不期然想起一句老話:是有怎樣的讀者就有怎樣的雜誌?還是有怎樣的雜誌才有怎樣的讀者?那一句話才是真理?


    自2008年4月號台灣《誠品好讀》離場重整後,差不多同時間就是香港《文化現場》的誕生,在我看來卻好像是《誠》越洋投胎(當然兩本雜誌性質有所不同),怎知道,2009年初就逢趙來發離我們而去,《文》這本藝術評論雜誌,實在是個苦命孩子。《文》從最初有點攜帶不便又成本高的大開本設計更改成最後較小開本的轉變期中,無論從印刷質量、排版以至於內容,也能保存一貫之高水平,假若背後沒有一群堅定不移的「戰士」參與,試問這本雜誌,又怎能支撐至今天的第21期?


    藝術評論雜誌《文化現場》C for Culture,經費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的,從2008年5月創刊時資助的450萬兩年資助經費開始,直至2009年3月資助被削減一半,到最後2010年2月資助期完結後,將需要重新在公開招標程序中,與其他可能存在的申請者競投經費資助
    (詳情連結在此,不贅。)這就意味著,假若競投一旦落空,餘下的額外一年百多萬元的營運開支,就得另謀出路……



    不知道為何邊寫邊想起這首老歌,也許,該是要點唱給區惠蓮聽的吧。

    夜渡欄河再倚 北風我迎頭再遇
    動盪如這海 城在兩岸凝神對視

    霓虹伴著舞姿 當酒醉如同不知
    日後望這方 醉中一切無從抓住

    渡輪上 懷念你說生如戰士
    披戰衣 滿載清醒再次開始

    莫問豪情似痴 今天醉倒狂笑易
    夜盡露曙光 甦醒何妨重頭開始

    《昨夜的渡輪上》—— 李炳文




  • 《文化現場》官網

  • 2009年3月27日開始的網上電視《文化電視台》

  • RTHK Radio1節目「人文風景」‧《文化刊物的生存空間》




    圖片:攝於香港
  • Wednesday, February 03, 2010

    427 羅生門

    可按下圖片放大!





    世界包圍著我們。
    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
    兩者間的關係從未確定。
    《觀看之道》—— 約翰‧伯格




    個人對書藉裝禎其實沒甚麼要求,唯獨只偏愛精裝書,因為書拿在手上比較容易翻,閱讀起來沒那麼累。


    走進書店,當眼處就發現有本裝禎樸雅還是白色封面的精裝書《我讀》,最搶眼奪目的當然是看見梁文道的名字,當下就聯想到這好像和梁文道去年出版的幾本書名是同一脈絡,細看下果然就是鳳凰衛視由梁文道擔任主持的《開卷八分鐘》電視節目內容結集,這是一個我偶爾會在 Youtube 偷看的節目。又因為近年在香港買得到的國內出版物,越來越多是用透明收縮膠紙獨立包裝好的,這本《我讀》既是用白色封面的更不會例外,內容就無從翻閱,唯有付鈔先把它帶回家再算。


    回家途中禁不住拆開翻閱了關於王小波的幾個篇章,發現字裡行間以及用詞遣字與節奏感,其實和看電視口述版本都差不多,內容也沒多少是我重複看過的,慶幸這三十多港元也總算沒化為烏有。及後,重翻到首章的<出版絮語>,裡面的文字居然寫著:此書皆「非」出自梁文道先生執筆寫作,乃是鳳凰衛視出版中心負責編書。於是心裡就開始嘀咕著,問題就來了,如果文字不是出自梁文道,那書內以及平常節目內所提到的那個「我」,到底是誰?



  • 開卷八分鐘2009年03月09日:約翰‧伯格《觀看之道》


  • 開卷八分鐘2009年03月10日:約翰‧伯格《觀看之道》(續)


  • "《我讀》:梁文道「被出書」"





    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
    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
    《圍城》—— 錢鍾書




    圖片:攝於香港

  • Thursday, January 28, 2010

    426 衝動的懲罰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是基本上明白男人大丈夫:士可殺;不可辱。
    心底裡還是表示極度同情的。
    可我就是對這個反應時間來得不太精準的形體動作仍有點詫異,
    令我忽然感到自己有點像在看話劇,
    這條片如果配下面的老歌,更「超現實……」



    那夜我喝醉了拉著你的手 胡亂的說話
    只顧著自己心中壓抑的想法 狂亂的表達……




    如果說沒有聞到殘留手中你的香水

    我絕對不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就想著你的美 聞著你的香味 在冰與火的情慾中掙扎徘徊




    無視法紀,屢犯不改,牢中生活,也許是對衝動最好的懲罰。

    且看後事如何,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還是「勢力背後黑都變白」。





    2010年8月2日案件審結:
    454 認住個表情‧記住個感覺






    圖片:攝於香港。尖沙嘴
    歌詞:《衝動的懲罰》—— 刀郎

    Friday, January 22, 2010

    425 孩子們

    可按下圖片放大!






    你能發光
    你應該飛在我的前面
    《他的國》—— 韓寒









    圖片:攝於香港。中環

    Monday, January 18, 2010

    424 夢醒時分

    可按下圖片放大!




    你說你嚐盡了生活的苦 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
    你說你感到萬分沮喪 甚至開始懷疑人生【1】




    作為一個社會運動的六個小時旁觀見證者,眼看著示威人士與警方的敵對狀態,記者們冒著隨時會受傷的危險勇往直前採訪,有點說不出的味兒。


    當陳巧文和「長毛」分別從我的左右兩肩以相反方向擦身而過的同時,我就想起……



    夢醒時分

    七零年代我在巴黎參加安那其組織,帶頭的是一個姓蔡的香港學生,記憶中他的頭髮很漂亮,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個男性有這麼美的頭髮,我發現他每次在跟大家談克魯泡特金的時候,旁邊圍坐的人都在看他的頭髮。就在那一剎那間,我有一個很奇怪的感覺:領袖應該要很美的。革命這東西真的很奇怪,它的魅力總是來自一些你無法說明的東西。


    那個時候,我記得組織裡不管是男性、女性都很迷戀他,每次他講話講到困頓的時候,會出現一種很奇特的表情,柔弱的、自責的……你可能會想,一個革命領袖怎麼會是柔弱的,應該是很剛強的呀?事實就是如此,你可以注意一下,有時候我們投票給一個人,就是因為他的柔弱使你覺得心疼。


    這位蔡姓領袖是我所接觸到的第一個學運領袖,他所帶領的團體整個變成美學。我們那時候住在巴黎的一個地下室中,大家睡在一起,有一台打字機,大家輪流打字,辦了一個刊物叫《歐洲通訊》,裡面有很多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很多人出去工作,例如我去做導遊,賺了錢回來就放在一個筒子裡,大家一起用。


    我跟很多朋友講過,後來我退出是因為發現有人偷筒子裡的錢。那大概就是我的夢醒時分了吧!我覺得,如此高貴的團體裡怎麼會有這麼骯髒的事情?


    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革命者的孤獨是革命者迷戀自己年輕時候的潔癖,而且深信不疑。你相信理想是極其美好的,而且每個人都做得到,你也相信每個人的道德都是高尚的,會願意共同為了這個理想而努力。


    我現在讀克魯泡特金的作品都是當作詩來讀,因為他一直相信人類終有一天會不需要政府,自動自發地去繳稅、去建設,不需要他人來管理。我年輕的時候相信他,現在的我則相信這個社會一定會有階級,一定會有窮人與富人。


    也就是說,當你有一天說出:「哪一個社會沒有乞丐?」時,就表示你已經不再年輕了。


    然而,即使你已過了夢想的年歲,年輕時候的潔癖仍然會跟著你,在某一剎那中出現時,還是會讓你寢食難安,讓你想問:「是不是已經老了?是不是已經放棄當年的那些夢想?」


    如果說年輕時的夢想是百分之百,過了二十五歲以後會開始磨損,也許只剩下百分之八十、七十、五十或是更少,但是孤獨感仍在。即使都不跟別人談了,仍是內心最深最深的心事。


    節錄《孤獨六講》第三章 <革命孤獨> —— 蔣勛



    要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 在每一個夢醒時分【1】




    圖片:攝於香港。中環
    歌詞:【1】《夢醒時分》—— 陳淑樺

    Saturday, January 16, 2010

    423 食住個勢


    可按下圖片放大!




    I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I wonder
    why ev'rything's the same as it was.
    I can't understand, no I can't understand,

    how life goes on the way it does!
    The End Of The World – By Skeeter Davis (1967).



    繼日本有"Morning娘"之後香港有"Cookies",台灣有"縱貫線"香港就有"THE BIG FOUR",祖國有"超級女聲"香港就搞出個同卵雙生的"超級巨聲"以及"亞洲星光大道"雙胞胎。


    我們早就對這類照辦煮碗的行動風格習以為常,你有你政府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推行創意工業,我有我訪尋方圓十里有甚麼不費吹灰之力而又能賺個盤滿缽滿的生意,只要錢包能有進賬,也顧不了太多面子問題。


    有見及此,就前陣子香港的熱門話題來說,不問而知如果能及時推出一本叫《神的孩子都在吸毒》的書,說不定能大賣,當然書中的主角絕不能是虛構一對成長於牛頭角下邨的山雞哥與鳳凰妹,而應該是揚名日本警視廳現成的香港娛樂圈小情侶耀哥和詩妹。我連這書的副題也想好了:《神的孩子都在吸毒》—— 吸毒者淪為禁毒宣傳大使之謎。說不定也能像村上春樹的那本《神的孩子都在跳舞》一樣,被改拍成電影。


    但反觀這兩天的社會狀況來說,我想我是有必要改變主意,先來撰寫一本叫《神的孩子都在示威》—— 八十後孩子忽然熱衷社會運動之謎,或許更能「食住個勢」。有誰敢保證,賈樟柯與杜海濱兩位導演,不是這裡的讀者?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戴著的耳機裡一直重覆播放
    The End Of The World




  • HKTVB 新聞透視 2010-01-14 - 「八十後」現象





    圖片:攝於香港。中環

  • Thursday, January 14, 2010

    422 嘩!畫面好清景深好淺呀!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頭腦比較古老石山,自從有得拍 video o既 D-SLR 出現之後,一直都唔係太認同以 D-SLR 當正 DV 咁用。


    不過我發現,o係今日香港婚禮攝影場合,呢種趨勢似乎愈來愈普遍。對上果次去觀禮,影 video o既主力攝影師只有一部 Canon 5D II 同埋支單腳,重有一支插o係 Hotshoe o既 Azden 收音咪。我o係附近觀察o左一段時間,見攝影師佢一個一個 shot 幾秒幾秒咁拍,主體一有大幅度移動,攝影師就會停機,咁唔使問阿貴你就可以估到,最後出o黎果條片,會係以o羊形式出現。我唔知道呢種拍攝手法,可以點樣呈現一個比較完整o既婚禮過程,就算攝影師o既技巧出類拔萃過李屏賓,收音o既功夫叻過杜篤之,都係咁話,段估都唔能夠由無變到有o掛。呢次事件,又啟發o左我一個新意念,即係如果用「倒敘法」去剪一條婚禮片,都幾破格。


    當然,任何一個攝影師用 DV 機,都一樣有權或者有可能選擇咁樣拍,之但係我會覺得今次,呢位年輕o既攝影師,明顯係受制於重未成熟o既「拍攝器材」。婚禮紀錄,並唔係條片畫面好清景深好淺就叫做好(無國界獨立製作四級短片另計),好多時,可能只不過係捕捉到過程之中既某句說話又或某一個情景,已經叫人動容回味,因為婚禮裡面o既突發場面,你幾有經驗都好,有時都估佢唔到。


    如果用 D-SLR 拍o下硬照又拍o下 video,果種感覺就會有D似食緊一口飯又同時食番一啖粥,呢種情況確係好似 D-SLR 最初有 LiveView 果時,我見D人買部 D-SLR 番o黎全程用 LiveView 影相,為o左 LiveView 而 LiveView 一樣道理。


    當然,人有權自由選擇,你可以好似周星馳扮交通警員咁,騎住架鐵馬之後唔比油之但係雙腳又踏住地下係咁一步步向前行。我好想知道,其實咁樣,係o米叫迷失呢?


    死喇,呢篇肯定又得罪好多人喇!不過我記得黎智英講過:「你不準備犧牲,就不會快樂。」係o米好奇點解我今次用火星文寫呢篇野呢?o米為o左想寫火星文而火星文o羅!親切D嘛!




    題外話:
    有時間又有心機o既話,我會用
    呢首歌 剪條婚禮短片,我諗會好正!




    圖片:《自拍》攝於香港。石硤尾

    Tuesday, January 05, 2010

    421 現代愛情故事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細心想過 停在今天這一處也不錯
    越過知己的親密 然而未有擁吻過
    共你這麼的曖昧 已得到甚多……

    未必所有關係 亦受得起刺激 但我可以……
    《最佳位置》—— 陳慧琳




    有人說,我們該學習如何「放下」;
    真相是,瞭解「隨緣」就懂得如何「放下」。



    離別時笑笑明晨剩我一個 瀟灑裡也會記起當初……




    圖片:攝於香港。尖沙嘴

    Saturday, January 02, 2010

    420 Live for today

    可按下圖片放大!





    英語裡的 live for today 如果沒了上文下理,到底該是如何翻譯成中文?是活在當下?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在這裡我要說的,不是陳奕迅的 CD 名字,那是香港歌神許冠傑多年以前翻唱自樂隊 "The Grass Roots" 於1967年推出的英語歌 Let’s Live For Today, 到了 2010 年,重聽這首快要橫跨半個世紀的原唱歌,你會明白甚麼叫歷久常新、甚麼叫黃金旋律,還有這歌的首幾句歌詞,寫得非常有意義。


    當 2010 年的英語「正確」讀法都能成為新聞並引來討論,我會覺得,一個吹毛求疵的年代,可能已經正式開始,就如同我希望找出
    Live for today 的精準中文翻譯一樣。




    When I think of all the worries people seem to find

    And how they're in a hurry to complicate their mind

    By chasing after money and dreams that can't come true

    I'm glad that we are different, we've better things to do

    May others plan their future, I'm busy lovin' you (1-2-3-4)

    Sha-la-la-la-la-la, live for today

    Sha-la-la-la-la-la, live for today

    And don't worry 'bout tomorrow, hey, hey, hey

    Sha-la-la-la-la-la, live for today

    Live for today .......


    LET'S LIVE FOR TODAY - By The Grass Roots




    圖片:攝於香港。蘭桂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