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05, 2008

302 未敢忘記




可按下圖片放大!





未敢忘記。



圖片:攝於香港。維園

Tuesday, June 03, 2008

301 悲劇的誕生

可按下圖片放大!




人生有兩大悲劇,其一就是你最想做的事情卻做不到,另一就是你最想做的事情已經做完,而我們最享受的時光,就是介乎在兩者之間。
—— 林鵬(阿P,獨立樂隊 My Little Airport 成員。)




作為一個自稱「音樂垃圾桶」的我,已經忘記了第一次聽到 My Little Airport 的音樂是甚麼時候,但我仍然清楚記得這獨立樂隊的音樂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令我想起
The Pancakes。但是,當這位由獨立音樂起步的小女孩開始參與商業創作而又 得到認同的時候 ,應該怎樣為自身定位?前路又該怎麼走?


相信,每個創作音樂的人也希望得到別人認同,然而當獨立音樂得到大部分人認同就會變成主流音樂,到那時候,又會有一些新類形的獨立音樂誕生,不斷循環,這是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現象。


林鵬口中的兩大悲劇,是否就是獨立音樂永遠不可能成為主流音樂?又或是當獨立音樂得到大部分人認同而變成主流音樂?


獨立音樂的本質,到底是甚麼?
獨立音樂,是否應該有一些最低要求作為共識?
獨立音樂,又是否一定是 好音樂





相關影像:
  • (1)RTHK 《人間搜畫》之青春樂章(上)Part 1

  • (2)RTHK 《人間搜畫》之青春樂章(上)Part 2

  • (3)RTHK 《人間搜畫》之青春樂章(下)Part 1

  • (4)RTHK 《人間搜畫》之青春樂章(下)Part 2




    圖片:《一個苦練舞步的紋身少年》。攝於澳門
  • Thursday, May 29, 2008

    300 快樂到孤獨‧缺乏到滿足

    可按下圖片放大!




    沉溺 煩擾 磨折 何苦 多講?



    要 背負個包袱 再 跳落大峽谷
    煩惱 用個大網將你捕捉
    還是你 拋不開拘束
    你 昨夜發的夢 到這夜已告終
    沉下去 頭上散落雨點沒有彩虹
    你 還在抱著記憶 就似塊石頭很重

    得到同樣快樂 彼此亦有沮喪
    童話書從成長中難免要學會失望
    經過同樣上落 彼此墮進灰網
    沉溺 煩擾 磨折 何苦 多講

    我 快樂到孤獨 我 缺乏到滿足
    遊戲 就算愉快不會幸福
    人大了 開心都想哭
    我 每日要生活 我 每日要鬥苦
    捱下去 連上帝亦也許沒法攙扶
    我 前路有右與左 面對抉擇難兼顧

    擁有同樣寄望 彼此亦有苦況
    棉花糖從成長中曾送你愉快天堂
    經過同樣跌盪 可會學會釋放
    童話 情書 遺書 尋找 答案
    曾經 曾經 回憶當天三歲的波板糖


    《笑忘書》—— 張敬軒





    圖片:攝於香港。中環地鐵站

    Sunday, May 25, 2008

    299 原來‧不一樣

    可按下圖片放大!




    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




    Samsara 這裡 ,看到 Shel Silverstein 的一段很有意思的卡通。最原始的表達方式,卻寓意深長。我們都知道卡通內裡的道理,可是偏偏不懂得。或許,在於大部分人的眼裡,「知道」和「懂得」仿似是同一回事。


    卡通的結局,是曾經孤獨無援的 Missing Piece 終於可以修成正果與 Big O 一起滾動。我的心在想,那是 Missing Piece 看破紅塵大徹大悟的明白道理所在?還是被迫由尖刻的個性扭曲自己而成圓滑的處世態度繼而向現實屈服?表面上看似是同一樣的結局,內裡可會是南轅北轍?


    怎麼樣才叫「和平共處」?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這首
    When I Dream At Night ,最近被改編成張艾嘉的電影《一個好爸爸》內的兩首配樂,旋律都一樣,只是改了編曲,感覺就完全不同。這是其中一首我很喜歡的配樂 《安靜的對話》


    有許多想像起來是相同的事,原來,不一樣。




    圖片:《絕路》攝於澳門。(PhotoShop Retouch.)

    Tuesday, May 20, 2008

    298 默哀

    可按下圖片放大!




    為四川地震死難同胞默哀。




    圖片:攝於香港

    Sunday, May 18, 2008

    297 倖存者

    可按下圖片放大!




    五天來,我寫不出任何文字。此時此刻,一切文字的表達都是虛偽。我甚至覺得,我的生存也是莫大的奢侈。我惟一能夠原諒自己的理由是,我也是一個倖存者。是的,我,你,每一個活著的人,我們都是倖存者。震中在四川汶川,不在我居住的地方,這不過是碰巧罷了。我生活在北京,而不是四川震區,這不過是碰巧罷了。我只是僥倖逃過了一劫而已。災難完全可能落在我的頭上,倘若那樣,我也只好承受。大自然生我養我,一旦降災於我,我必須承受,這原是生命的題中應有之義。斯多噶派的主張是對的:人只能順應自然。如果死的是我,那就死吧,用不著說什麼了。現在,既然仍僥倖地活著,就好好地活,不必為此感到負疚。況且對於任何活著的人來說,死是遲早的事,倖存只是暫時的。然而,正是在這暫時的倖存中,我們一邊懷念死者,一邊唱響了生命的凱歌。


    我這樣說,既是對我自己的解嘲,也是對這次震災中那些真正的倖存者的勸慰。我當然知道,我們身受的苦難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越是面對大苦難,就越要用大尺度來衡量人生的得失。在歲月的流轉中,人生的一切禍福都是過眼煙雲。在歷史的長河中,災難和重建乃是尋常經歷。


    造化播弄人類的命運,我們都是倖存者。用這個眼光看自己,我更真切地感到了一切受災者都是我的親人。用這個眼光看世事,我更清晰地洞察了一切人間紛爭的狹隘和渺小。



  • 轉載自周國平 ——〈我們都是倖存者〉




    圖片:攝於澳門
  • Wednesday, May 14, 2008

    296 五‧一二大地震

    可按下圖片放大!





    香港紅十字會現呼籲香港市民踴躍捐款,支援紅十字會於受災地區提供緊急賑濟、重建及備災等援助。如有查詢,可致電捐款熱線2802-0021



  • 香港紅十字會網上直接捐款連結
    (瀏覽此網頁時,請確定你能在瀏覽器右下角之狀態列找到「鎖頭」形圖標,輸入資料方為受SSL安全加密保護。)



  • 以抬頭「香港紅十字會中國賑災金」之劃線支票寄往香港夏愨道33號香港紅十字會國際及賑災服務部



  • 市民亦可將善款直接存入下列「香港紅十字會中國賑災金」戶口:

    滙豐銀行: (004)-567-650155-016
    恆生銀行: (024)-267-175123-001
    中國銀行: (012)-806-0-000161-7
    東亞銀行: (015)-514-40-39966-3



  • 以及全港各「7.11 便利店」,以現金捐款。捐款時請註明捐予「香港紅十字會」



  • 香港紅十字會官方網頁賑災工作最新動態及呼籲




    圖片:攝於香港
  • Monday, May 12, 2008

    295 紀實與紀錄片

    可按下圖片放大!





    最近又買了一套紀錄片,片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摘錄如下:


    Cartier-Bresson, the photographer, used to say that photographing people was appalling. That it was some sort of violation of them. It was even barbaric, he said. Because you were, essentially, stealing something from them. You were imposing something on them. He sensed the inherent unfairness of this transaction.

    All writer, all storyteller are imposing their own narrative on something. I mean all art, in some ways, is a lie. It looks like a picture of something, but it isn't that thing. It's a representation of that thing. Your documentary is, on some level, going to be a lie. It's your construction of things. I mean, I'll say that right now, if you'd like. It's true. I mean, your documentary itself, going to be a lie. It's your construction of things. It's how you wish to represent the truth, and how you've decided to tell a particular story. By that I don't mean that certain things don't happen. Of course they do. It's not that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truth. But we come to like and trust a certain story, not necessarily because it's the most absolutely truthful, but because it's a thing that we tell ourselves which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at lease at this moment.

    Michael Kimmelman
    Chief Art Critic - The New York Times




    攝影家卡提布列松曾說過,拍攝別人於照片內很可惡,這對他們是一種侵犯甚至很野蠻,他說,因為基本上你是在偷走他們的一些東西,你把一些東西强加於他們身上。他瞭解到這種交易在本質上的不公平。

    所有作家、說故事者都把他們自己的敘事方式强加於某些事物上,我是說,在某方面而言,所有的藝術都是謊言,看上來像是某個東西的圖畫,但卻不是那個東西,而只是代表了那個東西而己。你的紀錄片,在某個層次上將會是個謊言,這是你在組合事物。我現在這樣說,別介意,這是事實。你的紀錄片本身就會是個謊言,它是事物的組合,是你想要代表事實,以及你決定要訴說一個特定故事。我不是指某些事情沒有發生,它們當然發生了,真理並非不存在。但我們傾向喜歡、信任某種故事,不見得是因為它最真實,而是因為我們自己也會這樣訴說,讓我們能認識這個世界,至少目前而言是這樣。

    Michael Kimmelman
    《紐約時報》藝術總評





    圖片:攝於中國。深圳

    Wednesday, May 07, 2008

    294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野蠻小孩

    可按下圖片放大!




    相片中正在攻擊我和照相機的那位不到三歲的小孩,是身處於中國珠海經濟特區某商場的小店內。


    其實這小鬼的真正名字是叫作「野蠻小孩」,因為這小孩懂得一套獨處時能保衛自身安全的絕技 —— 他懂得把大量的「口水」源源不絕的吐向試圖把他抱起的陌生人的臉部,而且還會配上一招快速而攻其不備的「小兒撩陰腿」一併使用。為甚麼我能這樣清楚?在我首次試圖抱起他的電光火石間,就親自領教到這種殺人不見血的絕技的威力,把我殺個措手不及。


    我並沒有為這個舉動而生這小孩子的氣,因為我能理解,在我們傳统而保守且重男輕女的國度裡,拐帶男性小孩的事件仍然是屢有發生,無可厚非,這套絕技的而且確可以作為這小孩保護自己的有效措施。那麼,這為了保護自己的行為,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危機四伏的森林裡,即使本性最馴良的小動物,成長以後也可能被迫逼成為窮凶極惡的野獸。一個小孩如是;一個國家,亦如是。




    不要問我關於將來,因為我已經白髮蒼蒼。而事實上,如果你真的希望知道將來會是個怎樣的社會,是否要問科研人員、科學家又或是物理學家?不是的,只要問幼兒園的老師,特別是一些資深的幼兒園老師,他們會知道的,他們最清楚我們將來的社會,將會變成那個模樣。

    —— 克里夫.斯多,Clifford Stoll. (Feb 2006 - Monterey, California.)




    圖片:攝於中國。珠海

    Monday, May 05, 2008

    293 同一醬缸同一文化

    可按下圖片放大!





    從來沒看過這麼多面五星旗在香港飄揚。

    有點不明白香港市民怎麼會忽然團結起來?亢奮起來?
    連零星的反對聲音也容不下,可以怎麼樣和諧?
    這就叫愛國嗎?



    「本身我對傳聖火這個活動沒甚麼興趣,
    雖然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香港傳聖火,
    但我覺得意義不大,所以沒出去看。」

    「基本上傳火炬我覺得是很形式化的事,
    無需要這麼炫耀。把它傳遍全世界,
    就代表全世界都和諧?」

    葉建邦 —— 香港中學生


    這名中學生代我說出了心底話。




    RTHK《鏗鏘集》 同一世界同一夢想。




    圖片:攝於香港。九龍公園

    Friday, May 02, 2008

    292 The World Is Round

    可按下圖片放大!





    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 亦舒





    當你向著跪下來的人扔鈔票時,永遠記著:花無百日紅,因為,個地球係圓o既。




    Now, I found, that the world is round
    And of course it rains everyday.

    Living tomorrow, where in the world will I be tomorrow?
    How far am I able to see?
    Or am I needed here?

    If I remember all of the things I have done,
    Id remember all of the times Ive gone wrong.
    Why do they keep me here?


    World – By Bee Gees




    圖片:攝於香港。尖沙嘴

    Saturday, April 26, 2008

    291 第二輪體驗

    可按下圖片放大!





    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 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 後看見海, 先讀到愛情小說, 後知道愛。 我們對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
    〈童言無忌〉—— 張愛玲




    我們對貧窮生活的體驗,又何嘗不是第二輪的?



    If I Could


    I'd rather be a sparrow than a snail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I'd rather be a hammer than a nail
    Yes I would, If I only could, I surely would

    Away, I'd rather sail away
    Like a swan that's here and gone
    A man gets tied up to the ground
    He gives the world its saddest sound
    It's saddest sound

    I'd rather be a forest than a street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I'd rather feel the earth beneath my feet
    Yes I would, If I only could, I surely would

    If I Could (El Condor Pasa) – By Simon and Garfunkel






    圖片:攝於香港。西環

    Thursday, April 24, 2008

    290 一百萬人的荒誕故事

    可按下圖片放大!





    「貧窮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一種包圍著你,無處可逃,無路可退,令人心寒的境況。」【註1】陳志雲說。


    「香港有87,000人,裡面每一個人擁有4,200萬港元資產……香港有130萬的窮人…… 2006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79萬,再過十多年就要超過100萬,其中四成都是窮人。」【註1】陳志雲再說。


    「不知由甚麼時候開始,我們就習慣將貧窮歸納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然後再化成一堆堆數字,之後就忘記了它們背後,其實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掙扎求存的故事。」【註2】陳志雲如是說。


    「我想像不到這種被人廢棄的木製衣裳夾及掛衣架,原來仍然有人在叫賣,或許,還有人在買。」【註1】曾志偉用仿似沈重的語氣在「天光墟」【註3】蹲在地上採訪時如是說。在同台另一個曾志偉主持的遊戲節目上,卻用罐裝造蛋糕用的 Cream ,打在其他藝人臉上來引人發笑。


    來自同一個電視台,一個是背後的決策人,一個是幕前節目主持人……


    要說的話,本來還有很多,但真的,我再寫不下去……


    「『荒誕』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一種包圍著你,無處可逃,無路可退,令人心寒的境況。」我無奈的說。




    圖片:攝於香港。尖沙嘴
    【註1】節錄自 TVB《了解‧關懷 一百萬人的故事》第一集旁白
    【註2】節錄自 TVB《了解‧關懷 一百萬人的故事》第二集旁白
    【註3】深水埗近通州街公園天橋底 —— 售賣被檢拾回來的舊破爛物品的集散地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289 The Wall

    可按下圖片放大!




    音樂



    除了默劇外,一套沒有對白的電影,還算不算有意義的電影?


    又到底,上面這種沒有主體的照片,還算不算有意義的照片?


    曾聽說過,某人的拍攝風格就是 —— 沒有風格。


    這句話引發我在思考,風格,是否一道「牆」?




  • Pink Floyd - The Wall




    圖片:《旋渦》攝於香港。大埔
  • Monday, April 21, 2008

    288 The Lucky One

    可按下圖片放大!




    小時候好喜歡聆聽英文歌,那時候完全不知道歌詞填的是關於甚麼題材,只懂得歌曲的旋律很吸引。年長一點以後,就拿起厚厚的英漢字典對著歌詞逐字逐句的查,仍然不懂的,就跑去問英文老師。照道理這麼勤奮的小孩,英文程度應該也不會太差吧,而事實上,我的英文考試又會不及格。還記得,英文老師看著我時,那一臉狐疑的表情很好笑,還問過我從那裡找來這些英文詞句(因為有時是些情歌歌詞),潛台詞可能就是在問:這小鬼怎麼可能這樣早熟?


    現在回憶起來,我確實是個幸運的小孩,童年的日子,就在唱片堆的陪伴下渡過。今天,拍上面這張照片的時候,
    這首歌 剎那間就在腦內閃過。



    People smile and tell me I'm the lucky one, and we've just begun
    Think I'm gonna have a son
    He will be like she and me, as free as a dove, conceived in love
    Sun is gonna shine above

    And even though we ain't got money, I'm so in love with ya honey
    And everything will bring a chain of love
    And in the morning when I rise, you bring a tear of joy to my eyes
    And tell me everything is gonna be alright

    Seems as though a month ago I beta chi, never got high
    Oh, I was a sorry guy
    And now a smile, a face, a girl that shares my name
    Now I'm through with the game, this boy will never be the same

    Pisces, Virgo rising is a very good sign, strong and kind
    And the little boy is mine
    Now I see a family where there once was none, now we've just begun
    Yeah, we're gonna fly to the sun

    Love the girl who holds the world in a paper cup, drink it up
    Love her and she'll bring you luck
    And if you find she helps your mind, buddy, take her home
    Don't you live alone, try to earn what lovers own

    Danny's Song - By Kenny Loggins.(1973)




    圖片:攝於香港。尖沙嘴碼頭

    Friday, April 18, 2008

    287 寂寞的‧梵高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或許
    有天
    當我死去
    這裡就會瞬間變得鬧哄哄

    人們急著翻看我的文字跟影像
    恰似
    發現新大陸

    連續七天十四天
    如是者
    直到第四十九天的終結
    然後
    一哄而散

    為甚麼
    為甚麼
    為甚麼

    為甚麼總要離開
    才會記起
    為甚麼總是失去
    才懂珍惜
    要怎樣
    才能
    長留心中

    莫明的
    想起
    寂寞的
    梵高



    莫揮手 莫回頭 當我唱起這首歌




    圖片:攝於香港。尖沙嘴

    Wednesday, April 16, 2008

    286 第一次

    可按下圖片放大!






    為甚麼我們都害怕「第一次」?

    每一「天」都是第一次

    每個「早晨」都是新的

    同一天不可能重複過兩次

    每天清晨

    我們也從來不會不敢起床

    為甚麼?


    《一一》—— 楊德昌




    重温楊德昌的電影
    《一一》 ,百感交集。




    圖片:攝於深圳。洪湖公園荷花展2007(第一次拍睡蓮)

    Monday, April 14, 2008

    285 《藉故》‧ the excuses

    可按下圖片放大!




    「因為同一個理由,我找到不同的藉口,按下了每一次快門。」


    《藉故》是賴朗騫的首次個人相片展覽,展出一系列過百張寶麗萊(即影即有)相片,反映了拍攝者觀察人與事物與空間之關係。在這一系列的作品裡,嘗試摒棄理性來尋求一種認知事物的新方法。藉助於生活裡、街頭上的零碎片段帶來的感受與啟發,按下每一次快門。由此,把個人與事物與空間之關係和秩序都呈現到相片裡。



    寫給騫的話:
    新人 —— 如同純白色的紙,像呱呱墜地的初生嬰孩。按下每一次快門的剎那,內心可能全無需要傳遞的訊息,又或許,就只憑直觀的感受引發這個彈指之間的動作。新人之所以可貴,就是對各樣事物的理解,少了一種計算。


    對於一個新人來說,整體照片的水平已相當不錯。在眾多照片裡,我留意到的,大概只有一張是人物的正面照,所以大部分照片,給人有種抽離感。另外,讓我感覺到的是,你有部份照片應該是有信息要傳遞的,估計是受到器材上的限制,所以表達不出來,不知我猜得對不對?


    器材限制題材,表面上拍攝者是處於被動,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將手頭上的器材的功能推向極限,才能反客為主。在往後的日子裡,可以多點留意光源的明暗强弱,多放一點注意力到照片的內容之上,才是基本。因為寶麗萊終有一天要被淘汰,當照片除去了色彩以後,剩下來的,將會是甚麼?請繼續努力!




    《藉故》‧ the excuses ‧賴朗騫相片展

    展覽日期:11 Apr 2008 - 30 Apr 2008(Tue to Sun, 14:00 - 21:00)

    地點:
    Hulahoop Gallery.
    灣仔聖佛蘭士街秀華坊23號地下
    G/F, 23 Sau Wa Fong, St. Francis St., Wanchai.



  • Lai Lon Hin 賴朗騫個人網站




    2008年8月11日新增連結:
    訪問賴朗騫
    (1)(2)(3)(4)(5)(6)(7)

    訪問 by
    劉清平 Lau Ching Ping





    圖片:攝於香港。《藉故》展覽會場
  • Sunday, April 13, 2008

    284 相遇

    可按下圖片放大!





    音樂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
    於千萬年之中
    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
    沒有早一步
    也沒有晚一步
    剛巧趕上了
    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
    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愛〉—— 張愛玲




    圖片:攝於香港。香港公園

    Thursday, April 10, 2008

    283 我們的時代‧保安‧廣場

    可按下圖片放大!




    現實這樣東西是沒有系統的
    像七八個話匣子同時開唱
    各唱各的
    打成一片混沌

    在那不可解的喧囂之中偶然也有清澄的
    使人心酸眼亮的一剎那
    聽得出音樂的調子
    但立刻又被重重黑暗擁上來
    淹沒了那點了解

    〈燼餘錄〉—— 張愛玲




    圖片:《清澄的一剎那》攝於香港。(記時代廣場‧保安都是打份工

    Tuesday, April 08, 2008

    282 禁室培育

    可按下圖片放大!




    公園裡,竊聽到一段對話:

    「爸,你看烏龜,百無聊賴多孤單啊!」孩子說。
    「才怪!不愁衣食更不用上班做家務,這樣很好啊!」媽媽插嘴說。
    「好吧!不如你們一起當烏龜,哪真的不用上班做家務的是我才對。」爸爸最後說。



    小時候飼養過一隻烏龜,可以說烏龜伴著我成長,而我也看著烏龜長大。偶爾遇到不如意的事,我喜歡蹲在地上向著烏龜訴苦。憑這些多年來累積下的溝通經驗,我可以確定的說,日子久了,烏龜是懂得聽人的命令,牠們懂得將原始的求生本能,轉化成和人類同一標準的方式來配合,那就是有智慧的表現。


    小時候總是認為做一隻烏龜好快活,後來想通了,被迫困在我們家裡,應該是件很痛苦的事,所以,曾經幾次偷偷的意圖將牠拿到附近的公園水池裡放生,最後當然是事敗啦。這些零星的兒時記憶,讓我一直抗拒參觀動物園。


    我會覺得,除了那些被人類過度捕殺而瀕臨絕種的各類動物,我們是有義務將那些僅餘數量的動物捉回來培育,然後放回原居地之外,我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可以任意地將一頭獅子老虎捉回來放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之內供人參觀,這對獅子老虎來說,不是
    虐待 ,又是甚麼?


    還記得南生圍的鱷魚「貝貝」嗎?你見過那個展覽室嗎?真的是室雅何須大?你應該帶著小孩最少一次,參觀位於天水圍的香港濕地公園,讓孩子們見識一下,人類怎樣將一條本來應該是活在野外的鱷魚,最終惨被困在小得可憐的展覽室內,淪為人類的玩物。這令我想起了一系列的日本電影 「禁室培育」,有人說過,拍出這種電影的人是心理變態的,而你認為呢?




    相關閱讀:
  • 智慧是被人類逼出來的

  • 《動物園》—— 黎華

  • 《148 冷飯菜汁》




    圖片:攝於香港。香港公園
  • Sunday, April 06, 2008

    281 招魂

    可按下圖片放大!




    你相信世上有靈魂存在嗎?我信。
    因為,至少我仍相信愛機 V705 的靈魂是存在的。


    痛失愛機,
    KODAK V705(2007.7.29 - 2008.4.6),
    機身編號:KCKGA63304045。
    與此機相依為命八個月,

    已達形影不離地步。


    今天下午於下白泥,
    拍下最後一張白泥淺灘Pano照片,
    五分鐘後發現相機不幸遺失於石灘上,
    方圓三十呎內遍尋不獲,

    無奈與此機訣別。


    還望有緣人士拾獲,

    好好看待此機,
    並珍惜機內最後一張白泥淺灘Pano照片。


    V705,放心去吧,
    一路走好。




    圖片:攝於香港。
    (上)白泥。
    (下)KODAK V705 Dual Lens Digital Camera.

    Saturday, April 05, 2008

    280 畫餅充饑

    可按下圖片放大!




    這兩幅櫻花照片拍得漂亮嗎?我想應該還看得過去吧!


    本來預算四月份到日本京都賞櫻以及順道拍拍照片,因自己臨時有事,不能隨團出發,朋友們現已在旅途之中。預算十一天的整個賞櫻行程現在已燃燒了接近一半,每天在數算著日子的心情,真的非常難熬。另外,又有一位前輩,剛從日本賞櫻兼拍攝後歸來,還將在日本拍攝到的櫻花照片放成18" x 12"大面積的照片供我欣賞。突然覺得自己像極了一條饑寒交迫的餓貓,被人用印有美味小魚的照片在引誘一樣,這對一個攝影愛好者來說,絕對是個雙重打擊。於是,人急智生,徵得前輩同意,拿了其中一幅大照片,來個我最擅長的翻拍。將大照片抽取兩個局部,拍成上面兩幅照片。現在總算擁有兩張「自己親手拍得」的日本櫻花照片,來個畫餅充饑,我還真有夠無聊的。哈哈!




    圖片:攝於香港。櫻花照片翻拍兩張

    Wednesday, April 02, 2008

    279 幸福‧並不很遠

    可按下圖片放大!




    學會小小的都感激 亦算得樂趣 願以後盛和衰 亦容許 我陪著你面對




    來 為何還等待趁大家也在
    時間在流動 橫過目前 往下秒開
    就趁這分鐘 來一個合照
    捱完還識怎麼笑 辛苦極
    過活還是精采

    沒有小悲哀 想不起 到底多被愛
    共你縱是塵埃 渡紅海 再行下去大概

    還有恩典 開遍面前 寒季終必回暖
    前面會有 甚麼樂園 靠人沿途發現
    祇需要 相信它不遠

    別怨這一生 如此過下去
    明晨仍可於這裡 這小事
    有人全力爭取

    學會小小的 都感激 亦算得樂趣
    願以後盛和衰 亦容許 我陪著你面對

    難道看別人先看見 風光我們已獨佔
    如我們還怨 明日好運會轉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前面會有 甚麼樂園 靠人沿途發現
    祇需要 相信它不遠

    幸福 並不很遠 你還在我身邊
    心足了 一切都不欠


    《明日恩典》—— 容祖兒




    圖片:攝於日本。北海道

    Tuesday, April 01, 2008

    278 今夜‧星光‧依然燦爛

    可按下圖片放大!




    有一些盛名繁華之下結束生命的人,也許是因為長久反覆的自省。華麗的表演者,在形式感之中忘記了自己的訴求。而清醒的表演者,聽到內心的聲音,並試圖表達。只是表達之後,入戲與出戲雖只有一步之遙,但太過投入,最終惘然於內心的途徑該通往何處。


    試圖告別童年的陰影,所以進入最喧嘩的圈子。試圖尋求感情的慰藉,所以經歷男男女女,尋找情途終點。試圖結束表演,舉行了告別演唱會。而落幕之後的寂寞,又是幾個人能夠忍受,而且曾經如斯輝煌。又再復出……清醒的人不代表能夠控制自己。他看到問題,掙扎得劇烈。反倒失去某種定向之後的簡單與安穩。


    站在高樓上看完沸騰夜色和萬千燈火,之後,縱身一躍……我想,他所看到的,依然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疑問。


    若對自己有太多的自省,觸摸到的生命之深淵,便更暗更長。


    〈自省〉—— 安妮寶貝。




    早前到過(新)深圳書城 ,佑大的空間,放滿林林總總的書本,數量足夠讓我閱讀一個世紀。我喜歡讀散文,走到文學類暢銷排行的書架前,拿起一本純白色裝幀樸實的《清醒紀》,隨便翻一翻,就差不多半個小時,這種情況,在我來說很少發生。我不得不承認,世上真的是有一見鍾情這回事;對文字的一見鍾情。有一些作者,喜歡把文字寫得明明白白,生怕讀者看不明究竟。安妮寶貝 —— 可能不一樣。或許,感覺本來就不能甲乙丙丁地用文字寫清楚。


    在四月一日的這個日子裡,重看這篇〈自省〉,百感交集,觸摸到的生命之深淵,更暗,更長。



    圖片:
    (上)《今夜‧星光‧依然燦爛》攝於香港。九龍公園
    (下)《清醒紀》—— 安妮寶貝‧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2次版

    Monday, March 31, 2008

    277 悟中悟

    可按下圖片放大!




    攝影,首要講求觸覺,就是一個人擁有特強的觀察力之餘,又不會從一般人的角度思考事物。即便是一幫人在同一地點內用相同器材拍攝,觀察力強的那幾個,總會拍出與別不同的照片來,這就是所謂的獨具慧眼。具體一點來說,有點像昆蟲的觸角一樣,擁有攝影觸覺的人,會不斷搖擺觸角來探測四周發生事物,然後將收集回來的資料分析整理,再而決定行動。有潛質的人,只要日復日年復年不停練習,探測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網友
    火鶴 用我們平常走路的思維方式來對比金庸小說《笑傲江湖》裡一套叫「獨孤九劍」劍法的一個「悟」字,寫得精彩而分析得簡明又正確,隨後,他又用這個「悟」字引伸到攝影技術來。從另一層面看,火鶴的思維,已能將事物融會貫通——說得玄一點,就是「悟」到了這個「悟」字的箇中真諦,亦間接證明了他的探測能力也是非常之強。


    就讓所有攝影愛好者一起伸長觸角,在攝影的漫長路上不斷探索。開放你的思路,攝影機就會隨你而行!


    謝謝火鶴兄不只一次的褒獎,有點受寵若驚。最後,就用上面的一張照片作為回敬。




    圖片:攝於香港。香港濕地公園

    Sunday, March 30, 2008

    276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可按下圖片放大!




    聽歌按這裡



    I see trees of green…… red roses too
    I see they bloom…… for me and for you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I see skies of blue…… clouds of white
    Bright blessed days…… dark sacred nights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The colors of a rainbow…… so pretty in the sky
    Are also on the faces…… of people going by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 saying how do you do
    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

    I hear babies cry…… I watch them grow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never know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The colors of a rainbow…… so pretty in the sky
    Are there on the faces…… of people going by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 saying how do you do
    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

    I hear babies cry…… I watch them grow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never know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Yes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By Louis Armstrong.(1967)





    圖片:攝於香港。紅磡

    Wednesday, March 26, 2008

    275 Imagine

    可按下圖片放大!





    Imagine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
    No hell below us
    Above us only sky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It isn't hard to do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 no religion too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You may say that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Imagine no possessions
    I wonder if you can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
    A brotherhood of man
    Imagine all the people
    Sharing all the world

    You may say that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Imagine - By John Lennon.




    圖片:攝於香港。灣仔

    Sunday, March 23, 2008

    274 True Start From Here

    可按下圖片放大!





    唱歌、攝影、繪畫以至於各類型的藝術,我唯一相信其中的參與者能被大眾接納的元素,就是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但請別誤會風格獨特並不等同於標奇立異。


    有一類人,就是有一種天生魅力與天份,令人第一次接觸,就感到驚為天人,有著說不出的感覺。王若琳 Joanna Wang —— 她的聲音在我看來就是擁有這種魅力。你不需要急著知道她的年齡國籍、出身背景以及平常喜好,因為你不是在追星,你只需要一些好的音樂和一副有靈魂而又能感動你的嗓音。


    好歌手推出唱片,甚至可以滿有信心完全在唱片封套上將自己的樣子隱藏起來,歌手們清楚明白,他們真正能吸引歌迷的,就是自己的嗓音。身為一個歌迷,也只要聚精會神的聆聽,就已經非常足夠。


    我不打算在此詳細介紹王若琳的履歷,我希望的是,能讓我們一起回歸到最單純和最基本的心態,去享受音樂。好了,請你先放鬆身體,然後打開你的電腦揚聲器,再把燈光調暗,
    按下這裡。


    如果聽後滿意的話,
    再按這裡 有更多試聽。




    圖片:攝於香港。王若琳 - Joanna Wang - Start From Here CD album.

    Saturday, March 22, 2008

    273 開不了口‧絮語

    可按下圖片放大!



    1. 太空o急
    記得小學六年級,有一次放學後乘坐計程車到姨姨家中玩耍,大概抵步半小時以後,突然發現自己心愛的橙色「紅A太空o急」(當年是很「潮」的一種硬塑料製書包)在姨姨家中遍尋不獲,赫然想起來,應該是遺留在計程車內。當時的心情是有點悲喜交集,喜的就是欠下老師的幾篇習作,大概明天也大條道理不用繳交了吧!悲的是,我的包包裡藏了一本我心愛的「兒童樂園」,因為這本小雜誌內,刋登了我一生人第一次的投稿,內容是甚麼現在已記不起來。


    看著姨姨滿頭大汗的致電全香港各大電召計程車服務台,看能不能找到善心人士,盼可以物歸原主。折騰了一整個晚上,終於能和接載我們的司機聯絡得上,並約好善心司機翌日早上把太空喼送回我校。自這一驚心動魄夜以後,在往後的日子裡,每一次離開任何交通工具,也習慣回過頭看看座位上有沒有遺留東西。如果從來沒有遇過這種經驗,你不會嘗到失而復得的滋味,也不會明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2. 手機遺言
    上面圖片中的,是一個大概是1994年劃時代的經典 Motorola MicroTac「高智能」GSM插咭手機,為甚麼要稱它高智能?是因為我發現了這個手機有一個特異功能,有一次當我如常開啟這手機以後,屏幕上出現了一串英文句子在閃動,句子摘錄如下 "Phone Failure! Please Contact Service Provider!" 之後手機就不能正常操作。看著這句毫無先兆突如其來的高智能警告,就意會到這手機可能已經能夠預知自己的死期,將不遠矣。偉大的手機設計師這個非常用心的設計,令我將 Motorola 手機,永遠列入購買手機的黑名單當中。



    3. 開不了口
    廢話連篇後,其實是想高調的彰顯自己今天做了一件善事。從遺失太空喼事件以後,自問從沒再遺失過任何隨身物品。晚上回家途中,卻在乘客疏落的小巴座位上,發現了一台粉紅色的Nokia N73 手機,這個手機還用了一個半透明的保護套套上,彷彿像美女化了裝然後戴上一個鬼面具。手執著這台戴上鬼面具的手機,看著那可愛的 Kero Kero Keroppi 壁紙屏幕,顯示了一個未接來電,嘗試撥出這個號碼,對方果然是物主的朋友,於是和他相約好在旺角交還手機。


    前來領回手機的是個約莫二十歲出頭帶著如夢眼光的男性青年,其實當時有一些說話我是很想和他說可是最後也開不了口,就是:下一次如有雷同場合,請勿再乘公共交通工具前赴接回手機,應該改乘計程車飛身盡快趕到交接現場。一個沒耐性的陌生人,絕對有可能在十五分鐘內改變主意,那麼你的鬼手機將會花落誰家就只有天曉得。要人家在旺角蹓躂半個小時等你乘地鐵前來,你的膽子還真大。這個行動就可以反映了時下年青人的危急應變對策,實在是絕頂笨透。



    才離開沒多久就開始擔心
    今天的你過的好不好
    整個畫面是你 想你想到睡不著

    嘴嘟嘟那可愛的模樣
    還有在你身上香香的味道
    我的快樂 是你想一想的微笑

    就是開不了口讓你知道
    我一定會呵護著你也逗你笑
    你對我有多重要 我後悔沒讓你知道
    《開不了口》 —— 周杰倫




    圖片:攝於香港。Motorola MicroTac 7200 手機(俗稱細龜)

    Sunday, March 16, 2008

    272 婚禮攝影二三事

    可按下圖片放大!





    最近兩星期內為不同朋友拍了兩輯的婚禮snap shot,加起來合共千多張照片,忙著整理這些照片,間接令這裡也荒廢了一陣子。


    我一向只喜歡拍Jpeg檔案,這兩次是特別試用Raw檔案形式拍攝,對於婚禮這些變化場地而又機不可失的場合,拍攝Raw檔確實比較容易掌握,特別在於整輯照片色溫控制方面,後整理的時候也比較得心應手。


    從有限的過往經驗知道,「一般」不懂攝影的婚禮當事人,要求的照片可能完全跟拍攝者的取向有異。例如特寫人像拍攝中,許多時候相中人的部份頭部會故意被裁掉來構圖,這是種很普遍的人像攝影構圖模式,但我可以大膽告訴你,一般老人家是不會接受的。另外,一些沒有清楚人物面部或帶有殘影的王家衛式迷幻照片,也可免則免 —— moody 的王家衛,並不適合於中國人的傳統婚禮中出現。至於黑白照片,也應盡量避免,就像上面那一張,雖然是我自己很喜歡,可是最後也決定篩選掉的,各位可要記住。


    之前說過我每一次為朋友拍婚禮照片以後,通常會挑選一些照片放成 12" x 8" 的大照片送回給朋友,而絕大部分也是小朋友的照片,這兩次參與婚禮的小朋友特別多,站在拍攝者的角度來說,當自己重溫著這些照片的時候,當然覺得每一張照片都很重要,否則我不會按動快門鈕拍攝,所以,要從這些照片裡頭作最後篩選,對我來說,才是件最費神的事。




    圖片:攝於香港。半島酒店

    Monday, March 10, 2008

    271 徠卡以及50mm鏡頭

    可按下圖片放大!




    第2052期(2008-03-08)《明報周刋》,別冊裡面有一個紀念法國攝影大師 HCB 布列松(1908-2004)出生一百週年的簡短專題報導,熟悉或有興趣研究攝影歷史的朋友,相信對布列松這個名字絕不陌生,他就是那位長年使用 德國徠卡照相機及50mm鏡頭 的經典攝影大師,詳細資料在此不贅。


    專題報導的開首,是一篇由臺灣攝影師阮義忠撰寫的文章
    ,我欣賞他的這篇文章,明顯地他已經擺脫了攝影器材的束縛(他就是《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的作者,此書內也輯錄了一篇比較詳盡關於大師布列松的文章。)。第二篇是香港商業攝影師高志強的專訪,他提出真正的「唯一一次」及何謂真正的「超現實」,數碼年代的衝擊,實在值得我們更深入的思考。至於最後一篇,也是來自香港的業餘攝影愛好者陳德廉的專訪,看過他拍的人像照片,就能知道他對光線有敏銳的觸覺,難怪西班牙導演 艾慕杜華 的御用燈光師也稱讚他「用光」用得比自己好。


    捕捉「決定性的瞬間」是布列松的攝影哲學;徠卡照相機及鏡頭就是「優質成像照片」的代名詞,相信許多攝影愛好者也會認同如此說法。前者需要不斷的努力學習怎樣利用自己的眼睛變成相機鏡頭,用自己的腦袋做底片,構成一幅最少自己認為是完美的照片。後者來得比較簡單,只要有錢——就能擁有,相比起前者來說,並沒有甚麼難度可言。


    早已說過,我真正投入數碼攝影至今只不過是四年多的光景,直到現在也有使用底片攝影機的習慣。曾經有人問我,新式的數碼攝影和舊式的底片攝影,那種比較好?答案是兩者皆好。我一直認為,兩者的功能都是將時間的瞬間定格,本質上是相同的,其餘的差異,也只是操作形式上有別而己。而令人失望的是,我時常在售賣攝影器材的店子裡、各大的網絡攝影討論區裡,看到一些攝影愛好者,就新舊制式的攝影機爭吵不休,他們彷彿在爭論「蘋果好?還是橙好?」那會有結論嗎?不能否認,相比於一些累積幾十年經驗的攝影老前輩,我還是一個「攝影嬰孩」。但幾十年的經驗,就能代表絕對正確嗎?我不這樣認為,我只知道科技一日千里,不接受或適應新技術的人,必終被淘汰。


    我,身為攝影愛好者的一份子,見證著攝影器材及形式的改朝換代,如果我們不能及時認清,各種攝影機歸根究底也只是一種記錄工具的話,儘管你手執價值連城的德國徠卡照相機及50mm鏡頭,又或是名貴的頂級數碼單反相機和優質大光圈鏡頭,也永遠成不了第二個布列松。


    攝影,是運用腦袋的。



    相關閱讀:
  • Books & Exhibition :
    Tete a Tete: Portraits by Henri Cartier-Bresson, By H,C.Bresson - Thames & Hudson 2000.


  • Henri Cartier-Bresson - Photofile, by Michael Brenson - Thames & Hudson 2006





  • 圖片:攝於香港。第2052期(2008-03-08)《明報周刋》別冊

    Tuesday, March 04, 2008

    270 激光矯視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一直這麼認為,中國人辦的大型喪禮,精準一點來說,就是做給仍然在生的人看,可能這是我的偏執,但是,辦過大型喪禮的朋友,大概也會認同。如果可以像張愛玲一樣,死後由幾名至親,用簡單的儀式將骨灰灑於大海中,那不是很好嗎?先人在生時不對他們好一點,待他們兩腿一伸後,儘管你怎樣為他們風光大葬,又或是頒個甚麼最高榮譽金地球勳章給他們,還有用嗎?但另一方面,我也從來不會反對人們在喪禮中,利用紙紮祭品拜祭先人,畢竟這些祭品,對於仍然在生的人,無可否認是可以帶來某程度上的心理安慰。


    前幾天路過一間中式紙品紮作店(售賣拜祭先人用的紙製祭品店),駐足凝望,店內放著林林總總的紙紮品:每一張面額五千萬元的冥通銀行紙幣當然是首選的送禮佳品。或許,因為陰間的物流業發展未如理想的關係,所以各類型的「實體物品」仍然是相當受歡迎的。因為實體物品,至少可以省卻先人在陰間舟車勞頓到處搜購而增添麻煩從而佔盡先機。其中計有花園洋房、豪華房車含自訂車牌、名貴手錶、音響系統、世界各國護照、各類家庭電器其中包括一台好出人意表的一匹窗口式空調機,各式私人用品,例如桌上型電腦、還有手提電話以及NDS與PSP(所有物品絕非虛構)。做夢也想不到兩大遊戲機生產商巨頭的搶客戰,竟會伸延至陰曹地府,今天作為銷售商的,果真要做到無遠弗屆。


    正當我滿腹狐疑為甚麼找不到女性專用的衛生棉條與男性專用的「偉哥」的時候,店東給了我一個極其嚴厲的眼神,我的這一趟Discovery 考察活動也只好就此打住。在我離開店子之際,赫然發現門外拐彎處放著一輛「紙紮輪椅」。這可有趣了,至少我認為那是一件「詛咒品」而並非一件祭品。這話怎麼說?死亡,某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脫離病痛的解脫,怎麼會有人希望先人離開了陽間,到了陰間還要以輪椅代步?這不是詛咒,又是甚麼?


    如果這種「紙紮輪椅」的銷售業績理想,我不排除在强調創意的「聰明」商人在以後的日子裡,會作更大膽的嘗試:例如引進各類大型的紙紮醫療器材,好像「紙紮磁力共振掃描儀」,又或者「紙紮IntraLase FS Laser激光切割器」用以矯正先人視力。



    2008年3月17日新增相關閱讀及後記:
    (後記:我不能否認這篇文章可能寫得比較片面,基本上我是尊敬所有紙紥師傅的,畢竟紥作這個行業,仍然是中國的一門民間工藝。)

  • RTHK 香港故事(第六輯)—— 第五集《千竹萬篾》




  • 圖片:攝於香港

    Saturday, March 01, 2008

    269 幾米‧命運的嘲笑

    可按下圖片放大!





    我想起了早陣子香港樂壇,一位準備暫別產子的謝姓女歌手在接受電視媒體訪問時,眼見她面對鏡頭淚汪汪的說捨不得樂壇,好像受了好多委屈似的,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樂壇自有樂壇的遊戲規則要遵守,魚與熊掌,只能二擇其一。連一句「上水肥師奶」的嘲笑也承受不了,假若遇上命運的嘲笑,怎麼能咬緊牙關跑向成功的路?世上沒有一個成功者沒受過苦頭,失敗者永遠沒有借口,唯一要做的,就是站起來,再來一次。世上沒有懷才不遇;通常只有志大才疏。



    「人生是沒辦法計劃的,有太多的意外了。」—— 幾米



    多年前記得有一次在深圳某間咖啡廳,隨手拿起一本流行雜誌,裡面有一篇幾米的人物專訪,最初還是對幾米這個作者沒多大印象,只約略知道大概是個來自臺灣的漫畫家(正確來說應是插畫家)。讀畢那篇專訪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可是,那篇專訪的內容到現在已經忘得一乾二淨,只記得一些重要的資料,現在順道在此一起與大家重溫。我這個人好奇心比較強,所以對一些人物專訪特別感興趣,各位可能對幾米的繪本內容耳熟能詳,可是在他出版《在森林裡的祕密》之前的一段艱難日子,或許沒有太多人留意。


    幾米,原名廖福彬,生於台灣宜蘭,筆名幾米來自他的英文名字Jimmy,以前在臺灣從事平面廣告,最初只兼職在報章雜誌為文章畫插圖,並沒有發表過純是自己的獨立創作,一九九四年春天他闊別了十二年的廣告生涯,成為SOHO插畫家。


    正如幾米自己說:「人生是沒辦法計劃的,有太多的意外了。」一九九五年春節過後,有一天發現右大腿劇烈疼痛,三天後大腿完全失去知覺。或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初步診斷為坐骨神經出了問題,反覆折騰了三個月後住進了榮民總醫院血液科病房,確診患上血癌,接著在醫院內渡過了漫長的痛苦歲月。


    離開病房後,至一九九七年初夏,應玉山社社長魏淑貞邀稿,將十多年來的插畫結集成書出版。一九九八年農曆年後整理畫作過程中萌生全新創作念頭。《在森林裡的祕密》就是幾米在四十歲才開始創作,以及在這樣曲折離奇的境況下出版的第一本黑白繪本。同時期出版的第二本彩色繪本 ——
    《微笑的魚》誕生,是一個關於釋放的故事,在眾多幾米的作品之中是我的最愛。這個故事背後的理念,儘管是為成人而創作的,我也相信小朋友也最少能明白表面意思的一個繪本。


    《幾米故事的開始》,值得幾米迷以及各類形從事創作事業的人擁有,這本書不單記錄了幾米十年來所有繪本背後的創作理念,同時也可作為一本勵志書閱讀。




    圖片:攝於香港。《幾米故事的開始》—— 幾米‧大塊文化 ‧2008年2月版

    Thursday, February 21, 2008

    268 荒誕的戲

    可按下圖片放大!





    音樂



    在詭異無星的夜空
    只有嘆息在閃


    莫明其妙的散射在螢幕上
    放映著一齣
    荒誕的戲




    圖片:攝於香港

    Monday, February 18, 2008

    267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可按下圖片放大!





    孤獨的
    站在棋盤之上
    眾矢之的

    事實背後
    還有多少內情
    誰敢疾呼?

    風光過後
    尚有多少苦頭
    誰能傾訴?

    曾經用手緊握以為永恆的那一線曙光
    是豁出去?
    還是沽出去?
    怎麼樣才能知道真相?

    好天真好傻的一隻棋子
    和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月光與星子 玫瑰花瓣和雨絲
    溫柔的誓言 美夢和纏綿的詩
    那些前生來世 都是動人的故事
    遙遠的明天 未知的世界 究竟會怎麼樣

    寂寞的影子 風裡呼喊的名字
    憂傷的旋律 訴說陳年的往事
    所謂山盟海誓 只是年少無知
    告別的昨天 遠去的歡顏 究竟是怎麼樣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有沒有機會 重來一次
    飄盪在春去秋來的日子裡
    是苦苦隱藏的心事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既然會結束 又何必開始
    那曾經瘋狂痴情的我和你
    坐愛情的兩岸 看青春的流逝

    月光與星子 玫瑰花瓣和雨絲
    溫柔的誓言 美夢和纏綿的詩
    所謂山盟海誓 只是年少無知
    告別的昨天 遠去的歡顏 究竟是怎麼樣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周治平
    曲詞︰周治平 編︰盧志銘





    圖片:攝於香港。銅鑼灣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08

    266 十兄弟

    可按下圖片放大!





    人總要嘗過風光或嘗過墮落,才明白甚麼叫人生。


    一席九個人,位於「每人九十八蚊任食」的餐館內,加上朗豪坊Market Place合共兩支售賣九十八蚊的澳洲赤霞珠紅酒,準確無誤的就反映了這個群族的生活素質與社會層次。以「上等人」自居的上等人絕對不會挑選這種場地作為一個聚舊的地方。因為二十年難得一次的聚會,畢竟已被這個物質社會認定了是千載難逢的「晒冷」機會。可是,還不是有太多人理解,一個聚會的場地是否高尚,對參與者的真誠度與投入度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從前的這幾個黃毛小子,二十年裡經歷過社會轉型、經濟興衰、人生起落。年齡相約的這個群族裡面,其中有人剛結了第二次婚、也有人今天已經「抱了孫兒」成為外公、更有人孑然一身仍然對婚姻制度存著懷疑態度。


    當所有人興高采烈地問及唯一缺席的第十個人的時候,一把沉重的聲音道出:「舊年年尾,走o左喇!」席間所有人瞬即跌入一種用言語無法形容的氛圍,靜了下來。


    幸福並不是必然仍然是老生常談,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頓悟這句話的箇中意義。









    圖片:攝於日本。函館

    Friday, February 08, 2008

    265 鼠年運程

    祝各位鼠年行好運!





    野孩子在此祝各位身體健康、鼠年行好運!

    經我多番努力,力邀「羅庚一定睇得o岩」o既麥玲玲師傅,
    為我們解說戊子年流年運程,各位請慢慢欣賞。








    圖片:攝於香港。尖沙嘴

    Tuesday, February 05, 2008

    264 Invisible Man

    可按下圖片放大!





    同一首歌,在不同時侯重温,原來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感覺。


    Invisible Man



    我姓陳叫阿冠 英文名叫Bape 陳冠Bape
    Yeah 我要唱既歌係我既偶像 Edison 既
    我好鐘意佢 唱畀大家聽呀
    Invisible Man

    呢首歌 送俾我既香港
    唔理事情有幾咁困難 環境有幾亂
    呢度仲係我屋企 之前係 而家係 將來 就好難講!


    《新香港地》——詹瑞文
    曲:陳奐仁 詞:詹瑞文




    圖片:攝於香港。灣仔

    Friday, February 01, 2008

    263 娛樂圈‧絮語

    可按下圖片放大!



    (1)
    相信沒有人會為了尋回一隻遺失的羅湖商業城LV包包仿製品而大動干戈。當現在重點已超越了調查這些LV包包的真偽,而是關注到一隻繼一隻露出的包包,到底是誰的秘密花園的時候,高潮才真正開始,而直接要求提升至國際偵查層次,是唯一能配合「死亡筆記」香港真人版劇情推展的合理安排。


    (2)
    天地不容在這類事件中我通常會這樣解讀:「唉真係PK,難得一次機會玩到咁大劑,都撈佢唔到一筆,真係天地不容!」


    (3)
    這個圈子說穿了就是一座用黃金打造的抽水馬桶,表面上看來金碧輝煌,人人總希望跟這馬桶沾上一點關係,誰也猜不到事實上一旦把黃金馬桶的蓋子掀開,卻嗅得臭氣熏天人人爭相走避。


    (4)
    一架公車裡面,經常會遇到一些患了感冒而不配戴口罩還要在車內口沫橫飛地說話的人。如果是為了「生活」而不能改乘其他交通工具,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懂保護自己,靜悄悄的把自己的口罩戴上。




    圖片:攝於香港。(翻拍自Ming. N 攝影作品。Canon Expo 2007)